脩城延曲隅,阿阁交重栏
出处:《拟古诗十八首》
明 · 何景明
名都有高楼,上入青云端。
脩城延曲隅,阿阁交重栏。
佳人理清曲,当户横朱弦。
扬音綵霞里,令颜谁不观。
宾客会四座,丝竹哀且繁。
日中车马至,薄暮皆言还。
听曲各言好,知音良独难。
谁为同心人,并起乘双鸾。
脩城延曲隅,阿阁交重栏。
佳人理清曲,当户横朱弦。
扬音綵霞里,令颜谁不观。
宾客会四座,丝竹哀且繁。
日中车马至,薄暮皆言还。
听曲各言好,知音良独难。
谁为同心人,并起乘双鸾。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何景明的《拟古诗十八首(其三)》描绘了一幅高雅而热闹的场景。首句“名都有高楼,上入青云端”展现了城市的繁华与高耸,犹如仙宫般直插云霄。接下来,“脩城延曲隅,阿阁交重栏”描绘了城墙曲折,楼阁错落,栏杆重重,显现出建筑的精致和层次。
“佳人理清曲,当户横朱弦”聚焦于一位美丽的女子,她正在窗前弹奏着琴弦,乐声悠扬。“扬音綵霞里,令颜谁不观”则通过彩霞缭绕的背景,烘托出她的美貌和音乐的魅力,使得在场的人都为之倾倒。
“宾客会四座,丝竹哀且繁”描述了众多宾客聚集一堂,音乐声交织,虽然哀婉动人,但气氛热烈。傍晚时分,“日中车马至,薄暮皆言还”,宾客们络绎不绝,直到黄昏才纷纷离去。
最后两句“听曲各言好,知音良独难”表达了在众多欣赏者中,能真正理解音乐内涵、懂得欣赏的知音实属难得。全诗以寻找“同心人,并起乘双鸾”的意象结尾,寓意着对知音的渴望和对美好情感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高雅的社交活动,赞美了音乐艺术的魅力,同时也流露出对真挚友情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