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食过九重,恨无土宇皈
出处:《谢人惠米线》
宋 · 谢枋得
玉粒百谷王,有功满人寰。
舂磨作琼屑,飞雷落九关。
翕张化瑶线,弦直又可弯。
汤镬海沸腾,玉龙自相攀。
银涛滚雪浪,出没几璇环。
有味胜汤饼,饫歌不愁瘝。
包裹数十里,萤洁无点斑。
兴师远持糒,此物正可颁。
千万一日饱,不贵金数锾。
长安权贵人,五鼎靳笑颜。
玉食过九重,恨无土宇皈。
岂知有琼糜,天雨到市阛。
愿献崆峒帝,马迷龙难扳。
舂磨作琼屑,飞雷落九关。
翕张化瑶线,弦直又可弯。
汤镬海沸腾,玉龙自相攀。
银涛滚雪浪,出没几璇环。
有味胜汤饼,饫歌不愁瘝。
包裹数十里,萤洁无点斑。
兴师远持糒,此物正可颁。
千万一日饱,不贵金数锾。
长安权贵人,五鼎靳笑颜。
玉食过九重,恨无土宇皈。
岂知有琼糜,天雨到市阛。
愿献崆峒帝,马迷龙难扳。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名为《谢人惠米线》,是宋代诗人谢枋得所作。诗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米线的珍贵和美味。他首先赞美米粒如玉,象征着丰收与丰功,给人间带来福祉。米线经过舂磨,如琼屑般细腻,犹如飞雷降落人间,经过转化,成为瑶丝般的美食。煮熟后,其质地坚韧而富有弹性,即使在沸汤中也能保持其形。
诗人进一步形容米线在锅中的壮观景象,如同银涛滚雪浪,环绕着璇环,展现出其诱人之姿。相比于普通的汤饼,米线的味道更为美妙,使人忘却忧虑。它不仅能满足数十里内的需求,而且洁白无瑕,如同萤火虫般纯净。
诗人感慨,即使在遥远的地方,携带这样的美食也能给予士兵力量,它是值得广泛分发的佳肴。即使是价值连城的黄金,也比不上这米线带来的饱腹感。然而,权贵们在长安享用五鼎珍馐,却不知民间的米线之美。诗人遗憾地表示,他们未能体验到如琼浆般的米线,那是一种天赐的美食,甚至可以想象为天降甘霖,降临市井。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天帝的敬仰,希望将这份美食献给尊贵的崆峒帝,尽管知道龙族难以触及。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米线的深情赞美,以及对社会不公的微言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