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绝无僧住,闲来有客吟
出处:《由西岭行后洞山路》
宋 · 张栻
西岭更西路,云岚最窈深。
水流千涧底,树合四时阴。
幽绝无僧住,闲来有客吟。
山行三十里,钟磬忽传音。
水流千涧底,树合四时阴。
幽绝无僧住,闲来有客吟。
山行三十里,钟磬忽传音。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西岭:指遥远的西边山岭。更西:更远处。
云岚:云雾缭绕的样子。
窈深:深远、幽深。
千涧:众多的山涧。
底:底部。
四时阴:四季都有树荫。
幽绝:极其幽静。
僧住:僧人居住。
客吟:游人吟诗。
山行:山路行走。
三十里:三十里的路程。
钟磬:寺庙中的钟和磬。
忽传音:忽然听到声音。
翻译
西岭更往西的地方,云雾缭绕,显得最为深远。山涧中的水流清澈,从深深的底部流淌,四季树木遮天蔽日。
这地方极为幽静,没有僧人居住,只有闲暇时才会有游人吟诗作对。
沿着山路走了三十里,忽然传来寺庙的钟磬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深远的山林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与审美追求。
“西岭更西路,云岚最窈深。” 这两句设定了全诗的空间氛围,西岭之西的道路被云雾笼罩,显得幽深而神秘。"窈深"一词尤其传达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水流千涧底,树合四时阴。”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中景色,潺潺溪水在谷底流淌,而树木则是常年不变的绿荫,为这片山林增添了一份生机与静谧。
“幽绝无僧住,闲来有客吟。” 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个人情怀。即便是在如此偏远且人迹罕至之地,也有人类活动的痕迹,这里的“客”很可能是指诗人自己或者与他一样的心灵相通者。
“山行三十里,钟磬忽传音。” 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在山中漫步的情景,其中“钟磬”暗示了寺庙的存在,而钟声的远远传来,则增添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西岭一带风光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个人情怀,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