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时雨足,安用月华多
宋 · 司马光
经岁侍佳节,无如阴霭何。
果然时雨足,安用月华多。
未免银缸进,空闻玉漏过。
庾公兴不浅,久为驻鸣珂。
果然时雨足,安用月华多。
未免银缸进,空闻玉漏过。
庾公兴不浅,久为驻鸣珂。
注释
经岁:每年。侍:度过。
佳节:节日。
无如:难以。
阴霭:阴沉的天气。
果然:确实。
时雨:及时的雨水。
足:足够。
安用:何必需要。
月华:月光。
未免:无法避免。
银缸:银灯。
进:点亮。
空闻:只听见。
玉漏:古代计时器,滴水声象征时间流逝。
庾公:指庾亮,东晋名士。
兴不浅:兴致浓厚。
久为:长久。
驻:停留。
鸣珂:马铃声。
翻译
每年度过佳节时,阴霾总难消解。确实雨水充足,月亮的光辉又何需太多。
无法避免点亮银灯,只能听见滴漏声声。
庾公兴致浓厚,长久停留不愿离去,马铃声中回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在中秋节.value夜里与朋友共同期待明月、品味时光的场景。"经岁侍佳节,无如阴霭何"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期待和不满现实中阴霾天气的无奈。接着"果然时雨足,安用月华多"则是在说即使没有明月,连绵的细雨也足以让人感到满足,不需要过多的月色来装点夜晚。
诗中的"未免银缸进,空闻玉漏过"写的是时间在悄然流逝,即便是精致的水钟声,也只能空留听觉上的享受,而无从得见月亮。这里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对美好事物难以把握的哀愁。
最后,"庾公兴不浅,久为驻鸣珂"则是指诗人在长时间内都未能如愿看到明月,就像古代文学家庾信一样,对待佳节有着深厚的情感。"驻鸣珂"一词,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留恋之情。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中秋月亮的期待与失望,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