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随分堪行乐,何必兰亭与习池
出处:《和张功父病中遣怀》
宋 · 杨万里
人自穷通诗自诗,管渠人事与天时。
鹤长未便贤凫短,梅早那须笑杏迟。
公子近来忺说病,老夫秋至不曾悲。
人生随分堪行乐,何必兰亭与习池。
鹤长未便贤凫短,梅早那须笑杏迟。
公子近来忺说病,老夫秋至不曾悲。
人生随分堪行乐,何必兰亭与习池。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人:指代人类。自:自身,自己。
穷通:困厄和顺利。
诗自诗:诗有自己的节奏和规律。
鹤:长寿的鸟。
贤:贤能。
凫:鸭子。
梅:梅花。
杏:杏花。
迟:晚。
公子:古代对贵族青年的尊称。
忺:高兴,愿意。
病:这里指身体不适。
秋至:秋天到来。
随分:顺应,随遇而安。
堪:能够。
行乐:享受快乐。
兰亭:著名的书法聚会地。
习池:另一个著名的聚会地。
翻译
人的命运起伏,诗的世界自有诗的规律,人间的得失和自然的变化息息相关。鹤的寿命长并不意味着就比鸭子贤能,梅花早开也不必嘲笑杏花开放晚。
公子最近喜欢谈论病情,而我秋天到来并未感到悲伤。
人生随遇而安,能享受快乐就好,何必要像兰亭或习池那样刻意追求雅集呢。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杨万里所作,名为《和张功父病中遣怀》。诗中的意境淡雅,语言简洁,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观察与思考,以及他对待人生的态度。
"人自穷通诗自诗" 表示诗人认为人的遭遇或困顿可以通过诗歌来表达和传递,而诗歌本身也有一种自我流露的情感。
"管渠人事与天时" 这句话强调了人类活动应顺应自然的节律,反映出诗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顺应。
接下来的两句 "鹤长未便贤凫短,梅早那须笑杏迟" 比喻地表达了不同事物有各自的成熟时机,不可强求。鹤和凫都是水鸟,但鹤不一定因为寿命长就比凫高贵;梅花虽然开得较早,却无需急于比其他植物如杏树的结果来评价自己的先后。
"公子近来忺说病,老夫秋至不曾悲"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近来的健康状况表示关心,同时也表露出了自己面对衰老和季节更迭时的平静态度,没有感到悲哀。
最后两句 "人生随分堪行乐,何必兰亭与习池" 告诉我们要顺应自然,按照自己的分际去享受生活,不必追求那些著名的风景如兰亭、习池等,只需在平凡中寻找快乐。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理解,以及他面对人生起伏时的豁达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