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次西村两载馀,舌耕幸得代犁锄
出处:《立秋偶吟二首》
清 · 徐庭翼
小次西村两载馀,舌耕幸得代犁锄。
飘飖梧叶身犹似,变幻浮云事亦如。
炎势终为秋气肃,閒情端向晚凉舒。
优游明月清风夜,喜听儿童读草庐。
飘飖梧叶身犹似,变幻浮云事亦如。
炎势终为秋气肃,閒情端向晚凉舒。
优游明月清风夜,喜听儿童读草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生活境遇的深刻感悟与淡然态度。首联“小次西村两载馀,舌耕幸得代犁锄”中,“小次西村”点明地点,“两载馀”则表明时间跨度,诗人在此地生活已有两年多。“舌耕”与“代犁锄”形成对比,前者指通过口述或写作谋生,后者则是传统农耕方式,暗示诗人以知识和文字为生,与土地劳作有所区别,但同样辛勤劳作。
颔联“飘飖梧叶身犹似,变幻浮云事亦如”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随风飘荡的梧桐叶,以及变幻莫测的浮云,形象地表达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化,强调了个体在命运面前的渺小与不确定性。
颈联“炎势终为秋气肃,閒情端向晚凉舒”则从自然季节的变化入手,描述了夏季炎热最终被秋天的凉爽所取代,象征着生活的起伏与转变,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宁静与舒适生活的向往。
尾联“优游明月清风夜,喜听儿童读草庐”描绘了一幅宁静美好的画面:在明亮的月光下,清风拂面,诗人沉浸在夜晚的宁静之中,享受着孩子们在草庐里读书的声音,这既是对简单生活之美的赞美,也是对教育与传承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自然景象和社会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平静、和谐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