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煮茗云生鼎,抄糜雪满匙全文

煮茗云生鼎,抄糜雪满匙

出处:《赠茅也休 其二
宋 · 王谌
觌面祇谈道,知音不和诗。
盈樽清竹叶,围坐古梅枝。
煮茗云生鼎,抄糜雪满匙
张山山木落,何日又追随。

注释

觌面:面对面。
祇谈:只谈论。
道:道义。
知音:知心朋友。
和诗:用诗歌应和。
盈樽:满杯。
清竹叶:清竹叶酒。
围坐:围着坐下。
古梅枝:老梅树。
煮茗:煮茶。
云生鼎:云雾升腾的鼎。
抄糜:抄写经文。
雪满匙:纸如白雪满匙。
张山:某个地方或人名。
木落:树木凋零。
何日:何时。
追随:相伴同行。

翻译

面对面只谈论道义,知心朋友不需诗歌来应和。
满杯清竹叶酒,围着老梅树坐下。
煮茶时云雾在鼎中升腾,抄写经文时纸如白雪满匙。
望着张山,树木凋零,何时能再次相伴同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图景,诗人在自然中寻找精神寄托和心灵的慰藉。开篇“觌面祇谈道”表明诗人与朋友间交流的是道家的思想和境界,“知音不和诗”则透露出诗人对志同道合之人的渴望,虽未必能找到完全理解自己的人,但这种寻求本身就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

“盈樽清竹叶”和“围坐古梅枝”两句,通过对器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竹子常象征着高洁和坚韧,梅花则是寒冷中独自绽放的象征,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意象。诗人似乎在这些自然元素中找到了超脱尘世的宁静。

“煮茗云生鼎”和“抄糜雪满匙”两句,则写出了诗人的日常生活。在这个过程中,诗人通过对简单劳作的描述,如煮茶、舂米,展现了一个淡泊明志、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

最后,“张山山木落”和“何日又追随”两句,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界变化的感慨,以及诗人对于流逝时光的无奈。这里的“追随”可能隐含着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或是对于未来某个时刻能够重返此景的期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和日常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一种超然物外、自得其乐的心境。它不仅是一幅山水田园诗意画卷,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