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几载不出门,作赋宁推扬与贾
浈水徐看两岸流,禺山夹对双屏峙。
古来怪迹此地多,门深树密垂藤萝。
洞中秪合寻孙恪,石上犹闻想达磨。
五色榴花香复歇,千寻金锁沉还绝。
天巧宁能夺物工,地灵应预开人杰。
近日朱生颇好奇,十年飞梦应幽期。
寻山不惮登陟远,开凿能穷造化私。
竹里邀僧堪结夏,池边留客频传斝。
读书几载不出门,作赋宁推扬与贾。
一朝天子下诏书,雄心直慕承明庐。
出山不必作小草,侯门不必曳长裾。
此去长安千万里,功名富贵徒为尔。
白首谈经未释褐,高名虚挂人间齿。
丈夫得意自骞腾,有诗可赋山可登。
醉舞腰间三尺剑,千秋事业几人曾。
尊酒送君粤南国,春月春花等闲乐。
綵笔纵堪题凤凰,故山谁更思猿鹤。
鉴赏
这首《中宿篇送朱少襄入燕》是明代诗人欧必元所作,通过描绘中宿峡的壮丽景色和历史遗迹,表达了对友人朱少襄即将前往京城追求功名的祝福与期待。
首句“君不见中宿峡前飞来寺”以问句形式引入,引出中宿峡前的飞来寺,暗示了这个地方的神秘与独特。接着“十九之峰称福地”点明中宿峡的地理特征,突出其作为福地的地位。浈水徐流,禺山对峙,构成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
“古来怪迹此地多,门深树密垂藤萝”描绘了中宿峡的历史痕迹和自然景观,强调了这里的神秘与古老。接下来的“洞中秪合寻孙恪,石上犹闻想达磨”则通过典故,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将历史人物与中宿峡联系起来。
“五色榴花香复歇,千寻金锁沉还绝”描绘了中宿峡的四季变换,以及自然界的美好与短暂。接下来的“天巧宁能夺物工,地灵应预开人杰”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的关系的思考,赞美了中宿峡的自然之美与孕育人才的能力。
“近日朱生颇好奇,十年飞梦应幽期”转而关注即将前往京城的朱少襄,表达了对他的好奇与期待。接下来的“寻山不惮登陟远,开凿能穷造化私”鼓励朱少襄勇敢追求自己的理想,探索未知的世界。
“竹里邀僧堪结夏,池边留客频传斝”描绘了中宿峡的宁静生活,以及与朋友相聚的美好时光。接下来的“读书几载不出门,作赋宁推扬与贾”表达了对朱少襄在追求功名的同时,不忘读书与创作的期望。
“一朝天子下诏书,雄心直慕承明庐”表达了对朱少襄即将进入朝廷的祝贺,以及对其雄心壮志的赞赏。“出山不必作小草,侯门不必曳长裾”鼓励他不必拘泥于传统,勇于展现自我。
“此去长安千万里,功名富贵徒为尔”提醒朱少襄,追求功名虽好,但不应成为唯一的目标。“白首谈经未释褐,高名虚挂人间齿”表达了对朱少襄未来生活的祝愿,希望他能在学术与生活中找到平衡。
最后,“丈夫得意自骞腾,有诗可赋山可登。醉舞腰间三尺剑,千秋事业几人曾”表达了对朱少襄未来的期许,希望他能够实现自己的抱负,留下不朽的事业。同时,也鼓励他在成功之余,不忘享受生活,保持谦逊与真实。
“尊酒送君粤南国,春月春花等闲乐。綵笔纵堪题凤凰,故山谁更思猿鹤”则是对朱少襄离别时的场景描绘,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对中宿峡的描绘,以及对朱少襄的祝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人生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