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绵无穷事,各各驰绕身
出处:《寿安西渡奉别郑相公 其一》
唐 · 孟郊
洛河向西道,石波横磷磷。
清风送君子,车远无还尘。
春别亦萧索,况兹冰霜晨。
零落景易入,郁抑抱难申。
百宵华灯宴,一旦星散人。
岁去弦吐箭,忧来蚕抽纶。
绵绵无穷事,各各驰绕身。
徘徊黄缥缈,倏忽春霜宾。
相为物表物,永谢区中姻。
日嗟来教士,仰望无由亲。
清风送君子,车远无还尘。
春别亦萧索,况兹冰霜晨。
零落景易入,郁抑抱难申。
百宵华灯宴,一旦星散人。
岁去弦吐箭,忧来蚕抽纶。
绵绵无穷事,各各驰绕身。
徘徊黄缥缈,倏忽春霜宾。
相为物表物,永谢区中姻。
日嗟来教士,仰望无由亲。
注释
洛河:洛水。石波:石头上的波纹。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车远:车辆渐行渐远。
冰霜晨:寒冷的早晨。
零落:凋零,稀疏。
郁抑:压抑的心情。
申:表达。
华灯宴:豪华的灯火宴会。
星散人:分散的人们。
弦:指时间流逝。
蚕抽纶:比喻忧虑加深。
绵绵:连续不断。
驰绕:环绕,困扰。
黄缥缈:模糊不清的黄色。
春霜宾:春天的霜降之客。
物表物:超凡出尘。
区中姻:尘世的婚姻。
教士:宗教领袖。
无由亲:无法亲近。
翻译
洛河向西流,水面泛起磷磷石波。清风拂过,君子离去,车声渐远,尘土不扬。
春天的离别已让人感伤,更何况这冰霜清晨。
景色零落,心情抑郁难以言表。
昔日百宵灯火盛宴,如今只剩星散的人群。
岁月如箭,忧虑如同蚕丝抽紧。
无尽的事情纷扰不断,各自缠绕在心头。
我在迷茫的黄雾中徘徊,春天的霜降仿佛客人降临。
我们如同超脱世俗的存在,永远告别尘世的婚姻。
每日感叹,却无法接近教士,仰望却无法亲近。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郊的作品,名为《寿安西渡奉别郑相公(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与郑相公分别时的情感和景象描绘。
"洛河向西道,石波横磷磷。清风送君子,车远无还尘。" 开篇便以壮丽的自然景观作为背景,洛河向西流去,石头在水中形成波纹,这种景象不仅展现了河流的动感,也映射出诗人心中的忧郁和朋友离别的情怀。
"春别亦萧索,况兹冰霜晨。零落景易入,郁抑抱难申。" 春天的离别尤为凄凉,加之清晨的寒冷,更增添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苦楚。这两句通过对春日别离的描写和冰霜晨景的渲染,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
"百宵华灯宴,一旦星散人。岁去弦吐箭,忧来蚕抽纶。" 这里诗人通过对夜宴与星辰变化的描述,表现出时间流逝和人事变迁带来的忧虑。
"绵绵无穷事,各各驰绕身。徘徊黄缥缈,倏忽春霜宾。相为物表物,永谢区中姻。" 这几句诗通过对复杂纠葛之事的描写,以及黄昏时分与春日冷清景象的交织,传达了诗人对于友情和世态的深切感慨。
"日嗟来教士,仰望无由亲。"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渴望和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但这种渴望和思念似乎又是那么的遥不可及。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深沉友情和对知识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