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生愁辗转,月上照鬅鬙
出处:《中夜复书》
宋 · 赵蕃
凉生愁辗转,月上照鬅鬙。
林壑故对此,溪山逢未曾。
吟哀蛩伴苦,书绝雁无凭。
更欲留危坐,枝梧殆不胜。
林壑故对此,溪山逢未曾。
吟哀蛩伴苦,书绝雁无凭。
更欲留危坐,枝梧殆不胜。
翻译
清冷的夜晚让人辗转难眠,明亮的月光照亮了蓬乱的发丝。我长久地凝视着眼前的树林山谷,从未见过如此美丽的溪流和山峦。
悲凉的吟唱中,只有秋虫陪伴着我的苦楚,书信却无法传递给远方的人。
我更想长久地坐着,但周围的树枝似乎承受不住这样的忧思。
注释
凉生:清冷的夜晚。愁:忧愁。
辗转:难以入眠。
月上:明亮的月亮。
照:照亮。
鬅鬙:蓬乱的头发。
林壑:树林山谷。
故:长久地。
对此:凝视着。
逢:遇见。
未曾:从未。
吟哀:悲凉的吟唱。
蛩:秋虫。
伴苦:陪伴苦楚。
书绝:书信断绝。
雁无凭:无法传递。
更欲:更想。
危坐:长久地坐着。
枝梧:树枝。
殆:几乎。
不胜:承受不住。
鉴赏
这首宋诗《中夜复书》是赵蕃所作,描绘了深夜时分诗人内心的愁绪与孤独。"凉生愁辗转"一句,以秋夜的凉意渲染出诗人内心的纷扰和难以排解的忧思。"月上照鬅鬙"则通过皎洁的月光映照在诗人的蓬乱发丝上,形象地展示了他独自对月的寂寥景象。
"林壑故对此",诗人将自己置于静谧的山林之中,仿佛只有自然之景能理解他的心境,然而"溪山逢未曾"又暗示了诗人对人事变迁的感慨,即使是熟悉的山水,也似乎从未如此触动过他的心弦。
"吟哀蛩伴苦",诗人低吟着哀伤的诗句,只有秋虫的鸣叫相伴,更显其孤苦无依。"书绝雁无凭"进一步表达了书信传递的阻隔,连鸿雁都无法成为情感的寄托,加深了诗人的失落感。
最后两句"更欲留危坐,枝梧殆不胜",诗人决定长久地坐着,仿佛想要借稳固的枝梧来支撑自己沉重的心情,然而这股愁绪却几乎使他难以承受。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中夜独处时的内心世界,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