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作悲秋意,对尊前
出处:《厅前柳 其一》
宋 · 赵师侠
晚秋天。
过暮雨,云容敛,月澄鲜。
正风露凄清处,砌蛩喧。
更黄蝶。
舞翩翩。
念故里、千山云水隔,被名缰利锁萦牵。
莫作悲秋意,对尊前。
且同乐。
太平年。
过暮雨,云容敛,月澄鲜。
正风露凄清处,砌蛩喧。
更黄蝶。
舞翩翩。
念故里、千山云水隔,被名缰利锁萦牵。
莫作悲秋意,对尊前。
且同乐。
太平年。
注释
晚秋天:深秋时节。暮雨:傍晚的雨。
云容敛:云彩收敛,天空晴朗。
月澄鲜:月光清澈明亮。
砌蛩喧:台阶上的蟋蟀叫声。
黄蝶:黄色的蝴蝶。
名缰利锁:比喻名利的束缚。
尊前:酒杯前。
太平年:社会安定的年景。
翻译
秋意渐浓,经过傍晚的雨后,云彩收敛,月光显得格外明亮。此时正是风露清凉之时,台阶上的蟋蟀声嘈杂,还有黄蝶在轻盈飞舞。
思念故乡,却被千山万水阻隔,名利的束缚像绳索一样牵绊。
不要有悲秋的情绪,面对美酒,暂且忘却烦恼,享受这太平盛世的欢乐。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日傍晚的景色,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晚秋时节特有的韵味。"晚秋天,过暮雨",诗人以雨后天晴为背景,渲染出一种清新而略带凉意的氛围。"云容敛,月澄鲜",寥寥数语勾勒出天空的开阔与月光的皎洁,给人宁静之感。
接着,诗人转向夜晚的细节描写:"正风露凄清处,砌蛩喧",风露的清凉和石阶下的蟋蟀声交织,营造出一种孤寂而略带哀愁的气氛。然而,"更黄蝶,舞翩翩",这一生动画面又带来一丝生机和活力,黄蝶在秋夜中翩翩起舞,似乎在提醒人们生活中的美好。
诗人的情感转折自然,由眼前景象引发对故乡的思念:"念故里、千山云水隔,被名缰利锁萦牵",表达了对远方家乡的深深挂念,以及现实中功名利禄的束缚。然而,他并未沉浸于悲秋的情绪中,而是以豁达的态度劝慰自己:"莫作悲秋意,对尊前。且同乐。太平年",在酒杯前放下忧虑,珍惜眼前的太平岁月,享受生活的乐趣。
总的来说,这首《厅前柳》(其一)以秋夜景色为载体,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变化和人生哲理,展现出宋词中常见的淡泊名利、享受当下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