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州协心许,楚老惜兰芳
含凄泛广川,洒泪眺连冈。
眷言怀君子,沉痛切中肠。
道消结愤懑,运开申悲凉。
神期恒若存,德音初不忘。
徂谢易永久,松柏森已行。
延州协心许,楚老惜兰芳。
解剑竟何及,抚坟徒自伤。
平生疑若人,通蔽互相妨。
理感深情恸,定非识所将。
脆促良可哀,夭枉特兼常。
一随往化灭,安用空名扬。
举声泣已沥,长叹不成章。
注释
庐陵王:指宋武帝子刘义真。永初元年(年),刘义真被封为庐陵孝献王,简称庐陵王。
晓月:月亮还没有完全隐没的拂晓时分。
发云阳:从云阳出发。
云阳即今江苏省丹阳县。
次:途中临时住宿歇息。
朱方:春秋时地名,三国时称丹徒,即今江苏省镇江市。
刘宋王朝宗室墓地所在。
泛广川:在广阔的江面上泛舟而行。
眺连冈:远望安葬庐陵王的连绵山冈。
青乌子《相冢书》:“天子葬高山,诸侯葬连冈。
”连冈指连绵不断的低矮小山丘。
眷言:思念的样子。
言,作词尾,无实意。
君子:正派人,指庐陵王刘义真。
道消:君子势力减弱以致为小人所欺。
语本《周易·否卦》彖辞“内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这里暗指少帝之时。
结愤:悲愤郁积于胸。
运开:国运开张,正派人势力占上风,指文帝之初。
其时拨乱反正,刘义真被枉杀事得到昭雪。
申悲凉:长期压抑的悲伤情绪得到伸展发泄。
神期:明灵精气。
恒若存:似觉永久存在。
德音:品行及音容笑貌。
初不忘:一点也没有忘记。
徂谢:去世,死亡。
延州:即延陵。
本为地名,这里代指封于延陵的吴国王子季札。
协心许:完成心中的许诺。
楚老惜兰芳:指楚地彭城一位老人悼念龚胜的故事。
据《汉书·龚胜传》,龚胜是楚地人,因不愿为新莽王朝效力而自杀。
有一同乡老父前来吊唁,抚坟痛哭,非常伤心。
但他又感慨惋惜地说:“嗟乎!薰以香自烧,膏以明白销,龚先生竟天天年,非吾徒也。
”于是赶快离开了。
平生:平时,以前,指诗人自己而言。
若人:这些人,指季札和楚老。
通蔽互相妨:指季札和楚老这些人既有通智的一面,又有愚蔽的一面,互相抵触矛盾。
脆促:脆弱窘迫,指庐陵王生前所受的排挤欺压。
良:甚,很。
夭枉:指庐陵玉受冤枉短命而死。
特兼常:其悲哀又特别要超过平常。
一随往化灭:一切都跟着死亡而消失。
空名扬:指原嘉三年为刘义真平反,恢复庐陵王封号,并追赠侍中、大将军等名号而言。
举声:放声痛哭。
沥:液体一滴一滴地往下掉,此指眼泪快流干了。
长叹不成章:由于过度悲伤,只能哀叹声声,连诗也写不成篇了。
翻译
拂晓时分从云阳出发,晚上在朱方临时住宿歇息。含着凄凉在广阔的江面上泛舟而行,流着泪远望安葬庐陵王的连绵山冈。
思念正派人庐陵王刘义真,如同切伤腹中肠胃一般痛苦。
君子势力减弱以致为小人所欺,悲愤郁积于胸,文帝之初长期压抑的悲伤情绪得到伸展发泄。
明灵精气似觉永久存在,品行及音容笑貌一点也没有忘记。
死去的是永久的事情,墓旁的松柏数已经森然成形。
吴国王子季札完成心中的许诺,楚地彭城一位老人悼念龚胜的事情。
季札赠剑究竟有什么用,楚老悼念龚胜只会让自己感到悲伤。
自己以前怀疑季札和楚老,季札和楚老这些人既有通智的一面,又有愚蔽的一面,互相抵触矛盾。
以前老怀疑人家怎么会作出解剑、抚坟这样的荒唐事来,而今面对庐陵王的墓地,不禁悲从中来,才明白一个人的感情在受到深深刺激的时候,决不是理智识见所能控制得了的。
庐陵王生前所受的排挤欺压很是悲哀,受冤枉短命而死其悲哀又特别要超过平常。
一切都跟着死亡而消失,又何必恢复庐陵王封号,并追赠侍中、大将军等名号。
放声痛哭眼泪很快就流干了,由于过度悲伤,只能哀叹声声,连诗也写不成篇了。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谢灵运的作品,名为《庐陵王墓下作》。诗中充满了对逝者的哀悼和怀念之情。从诗的内容来看,作者站在庐陵王的墓前,心中涌起万千思绪。
首先,“晓月发云阳,落日次朱方”描绘出一个夕阳西下的景象,月亮逐渐升起,日光洒在朱红色的远方。这两句营造了一个静谧而又略带哀伤的氛围,为后续的情感表达做出了铺垫。
“含凄泛广川,洒泪眺连冈”则直接流露了诗人的哀悼之情。诗人心中充满了悲凉,眼前的景色也仿佛被这份哀伤所渲染,一切都显得那么淡漠而又深远。
“眷言怀君子,沉痛切中肠”表达了对逝者深切的怀念与内心的剧烈痛苦。诗人在这里用“眷言”来形容对逝者的思念之深,而“沉痛切中肠”则是对这种哀伤感受的直接描述。
接下来的“道消结愤懑,运开申悲凉”中的“道消”指的是道义或理想的消失,“结愤懑”则是内心的不平与忧虑,这些情绪在诗人心中积累着。而“运开申悲凉”则是在表达这种哀伤感受的同时,也在寻求一种解脱。
“神期恒若存,德音初不忘”中,“神期”指的是逝者的灵魂或精神,而“德音”则是对逝者德行和声音的怀念。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即使逝者已去,但其精神和美好品质在他心中依然如故,永不忘记。
紧接着,“徂谢易永久,松柏森已行”则是对逝者的哀悼与对自然景物的观察相结合。诗人提到“徂谢”,即是告别,而“松柏森已行”则是在形容时间流转和生命的消逝。
“延州协心许,楚老惜兰芳”中的“协心许”表达了对友情或誓言的珍视,而“楚老惜兰芳”则是对逝者美好事迹的怀念。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深切的情感,即便是逝者也要珍惜其美好的遗产和形象。
最后,“解剑竟何及,抚坟徒自伤”中的“解剑”意指放下武器或武装,转而用手抚摸墓冢,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悲痛与无奈。这里的“徒自伤”则是在强调这种哀伤感受是如此地强烈,以至于无法自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哀悼之情和对逝者怀念之深。诗中充满了对逝者的思念,对生命消逝的无奈,以及对美好事迹的珍惜,这些情感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悲凉而又深邃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