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崩腾得平地,千里怒未息全文

崩腾得平地,千里怒未息

出处:《入荆江
宋 · 刘敞
此江自岷山,浩瀚浮西极。
中为三峡束,壅阏气愤激。
崩腾得平地,千里怒未息
虽投洞庭阔,争道犹逼窄。
触岸皆倒流,势兼万牛力。
浑黄不可鉴,咫尺瞢玄白。
颇似昆崙流,泄源下积石。
逶迤屡屈折,九曲乃大直。
始信枉渚歌,至今犹悽恻。
中流忽沙沸,惨惨半江黑。
俄顷成丘陵,方舟渡安得。
坤仪理专静,何故辄损益。
多异真穷乡,所逢岂中国。
墨生忍黔突,孔子不暖席。
贤圣亦远游,吾宁倦行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长江从源头岷山奔腾而下,穿越三峡,最终汇入洞庭湖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磅礴的气势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长江的雄伟与力量。

诗的开头“此江自岷山,浩瀚浮西极”,描绘了长江的起点,从遥远的岷山开始,其气势如同浮于西极之地,展现出长江的源头之壮观。接着,“中为三峡束,壅阏气愤激”描述了长江在三峡地区的狭窄与湍急,水流被束缚,激起强烈的气愤与激荡。

“崩腾得平地,千里怒未息”则描绘了长江在离开三峡后,虽然得到了平坦的大地,但其愤怒与力量并未消减,千里之内依然汹涌澎湃。接下来,“虽投洞庭阔,争道犹逼窄”进一步强调了长江即使面对广阔的洞庭湖,其争道的激烈程度也并未减弱。

“触岸皆倒流,势兼万牛力”形象地描绘了长江冲击岸边时的力量,仿佛连万牛之力也无法阻挡。接着,“浑黄不可鉴,咫尺瞢玄白”则形容了长江水色混浊,即使是咫尺之间也难以分辨黑白。

“颇似昆崯流,泄源下积石”将长江比作从昆仑山流出的河流,从积石山下奔腾而下,进一步强化了长江的源头与力量。随后,“逶迤屡屈折,九曲乃大直”描绘了长江曲折蜿蜒,最终在九曲之后变得宽阔直行。

“始信枉渚歌,至今犹悽恻”引用了关于枉渚的传说,表达了对长江历史与文化的感慨。接下来,“中流忽沙沸,惨惨半江黑”描绘了长江中流突然出现沸腾的沙石,使得半江水变得漆黑一片。

“俄顷成丘陵,方舟渡安得”描述了短时间内沙石堆积成丘陵,使得船只难以通行。最后,“坤仪理专静,何故辄损益”提出了疑问,为什么大地总是处于变动之中,而非保持稳定。

“多异真穷乡,所逢岂中国”表达了对偏远地区独特景象的感慨。接下来,“墨生忍黔突,孔子不暖席”引用了墨子和孔子的故事,表达了对贤圣远游的敬仰。

“贤圣亦远游,吾宁倦行役”最后表达了诗人自己虽然可能感到旅途劳顿,但像贤圣一样远游的经历是值得的,体现了对旅行和探索精神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长江的壮丽与力量,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历史、文化和旅行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