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羔念母心最苦,岂意一朝逢泽潞
出处:《送孟和卿平阳寻母》
宋 · 龚孟夔
杜羔念母心最苦,岂意一朝逢泽潞。
母惊儿貌似乃翁,儿抱母啼泪如雨。
五十孺慕朱寿昌,刺血写经毛发苍。
间关同州晚相见,迎侍亲舆归故乡。
人生百年一弹指,母恩未报情曷已。
团圞尊前舞綵衣,大胜世间朱与紫。
子行万里涉风沙,誓不见母不还家。
儿今发落母应老,道旁看者还咨嗟。
临川孟氏号雍睦,家世来此澶渊族。
婆娑老慕紫荆花,料想春风依旧绿。
母惊儿貌似乃翁,儿抱母啼泪如雨。
五十孺慕朱寿昌,刺血写经毛发苍。
间关同州晚相见,迎侍亲舆归故乡。
人生百年一弹指,母恩未报情曷已。
团圞尊前舞綵衣,大胜世间朱与紫。
子行万里涉风沙,誓不见母不还家。
儿今发落母应老,道旁看者还咨嗟。
临川孟氏号雍睦,家世来此澶渊族。
婆娑老慕紫荆花,料想春风依旧绿。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杜羔:人名。母:母亲。
泽潞:地名。
儿:儿子。
似:像。
乃翁:父亲。
朱寿昌:历史人物。
刺血:刺破手指取血。
毛发苍:头发斑白。
同州:地名。
迎侍:迎接侍奉。
故乡:家乡。
百年:一生。
弹指:形容时间短暂。
母恩:母亲的恩情。
团圞:团圆。
舞綵衣:穿彩衣跳舞。
朱与紫:比喻富贵。
万里:极言路途遥远。
涉风沙:经历风尘沙土。
誓不见:发誓不见到。
发落:头发脱落。
母应老:母亲应该已经老去。
临川孟氏:姓孟的家族。
雍睦:和睦。
澶渊:地名。
婆娑:形容老人姿态。
紫荆花:象征长寿和慈爱。
春风依旧绿:春天依旧充满生机。
翻译
杜羔对母亲的思念最为深切,没想到有一天能遇见泽潞。母亲惊讶儿子长得像父亲,儿子抱着母亲哭泣,泪水如雨般落下。
五十岁的杜羔效仿朱寿昌,用刺破手指的血写经书,头发都已斑白。
他们在同州傍晚重逢,一起迎接侍奉母亲回到故乡。
人生不过百年,如同弹指一瞬,母亲的恩情还未报答,怎能停止。
在酒席前,他穿着彩衣起舞,这比世间所有的荣华富贵都要美好。
儿子远行万里,历经风沙,发誓不见到母亲绝不回家。
如今儿子头发已落,想必母亲也已年迈,路边的人看着都感叹不已。
孟氏家族在临川以和睦著称,他们源自澶渊这一支系。
老祖母像紫荆花般慈祥,我想那春风吹过,她依然充满生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杜羔的儿子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之情。他远游至泽潞,让母亲惊喜地发现他的外貌酷似父亲,母子二人悲喜交加,涕泣交流。诗人以朱寿昌为例,赞美杜羔为寻找母亲不惜刺血写经,历经艰辛,最终在晚年与母亲在同州重逢,一同乘车返回故乡。诗人感叹人生短暂,母恩深重,杜羔在团圆的宴席上为母亲翩翩起舞,视富贵如草芥,只为报答母爱。
孟和卿是龚孟夔的朋友,他将去平阳寻找自己的母亲,龚孟夔以此诗相赠,表达了对孟和卿孝心的赞赏,同时也寄寓了对母爱的崇高敬意。诗中提到的临川孟氏,暗示着家族的和睦与传承,而孟和卿的母亲如同紫荆花般坚韧,即使岁月流转,春风依旧能带给她生机。整首诗情感真挚,富有哲理,体现了宋代理学背景下对孝道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