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别迎车雉,还随护法龙
出处:《酬苗发员外宿龙池寺见寄》
唐 · 钱起
宁知待漏客,清夜此从容。
暂别迎车雉,还随护法龙。
香烟轻上月,林岭静闻钟。
郢曲传甘露,尘心洗几重。
暂别迎车雉,还随护法龙。
香烟轻上月,林岭静闻钟。
郢曲传甘露,尘心洗几重。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宁知:怎能知道。待漏客:守夜人,等待天明的人。
清夜:深夜。
暂别:暂时离开。
迎车雉:迎接官车的装饰,如雉鸟之华丽。
护法龙:象征守护佛法的神龙。
香烟:焚烧的香雾。
月:月亮。
闻钟:听到钟声。
郢曲:指楚地的乐曲,如《郢中歌》。
甘露:比喻高尚纯洁的心灵或教诲。
尘心:世俗之心,凡尘之心。
洗几重:洗涤多次,表示净化深入。
翻译
谁能理解守夜人的心情,他在深夜如此平静。暂时离开迎接官车的装饰,又跟随护法神龙同行。
香烟轻轻飘向月亮,山林深处静听钟声。
郢都的乐曲传来甘甜的露水,洗涤了多少凡尘之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宁静祥和的夜晚场景,诗人在清凉的夜里享受着独自等待天亮的时光。"宁知待漏客,清夜此从容"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安静环境的欣赏和享受。在"暂别迎车雉,还随护法龙"一句中,诗人似乎是从某个地方告别,前往另一个地方,而"车雉"和"法龙"则象征着一种安全或保护的到来。接下来的两句"香烟轻上月,林岭静闻钟"描绘了夜晚寺庙中的宁静景象,香烟升腾,与明亮的月光交织,而远处的钟声在静谧的山谷中回荡。
最后两句"郢曲传甘露,尘心洗几重"则充满了禅意,"郢曲"指的是古代仙境之一,而"甘露"则象征着清凉甘美之物,这里可能是指佛教中的净化之物。诗人似乎在通过这种宁静的夜晚,洗涤心灵的尘埃,让内心得到净化和平静。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也透露出他对精神寄托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