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心才暑夕,别后已凉秋
出处:《寄陈儒正》
宋 · 丘葵
论心才暑夕,别后已凉秋。
月照陈蕃榻,风生王粲楼。
哀音虫外笛,远棹雁边舟。
欲写相思意,题诗寄水流。
月照陈蕃榻,风生王粲楼。
哀音虫外笛,远棹雁边舟。
欲写相思意,题诗寄水流。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论:谈论。心:内心情感。
才:刚刚。
暑夕:夏日傍晚。
别后:分别之后。
已:已经。
凉秋:初秋。
月照:月光照射。
陈蕃榻:陈蕃的床榻(借指友人住所)。
风生:晚风吹起。
王粲楼:王粲的楼房(借指友人所在之地)。
哀音:悲伤的声音。
虫外笛:虫鸣之外的笛声。
远棹:远方的船桨。
雁边舟:雁群旁边的舟船。
欲写:想写。
相思意:相思之情。
题诗:题写诗歌。
寄水流:让诗随着水流传递。
翻译
夏日傍晚谈论心事,分别后秋天已至。月光洒在陈蕃的床榻,晚风吹过王粲的楼房。
哀伤的笛声来自户外虫鸣,远处的舟上似有雁影。
想要倾诉相思之情,便把诗题在水上漂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秋的傍晚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论心才暑夕,别后已凉秋"两句通过对比手足之暖与秋日渐凉的环境,传达了时间流逝和离别后的孤寂感。"月照陈蕃榻,风生王粲楼"则是借用明亮的月光和微妙的风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凄凉的氛围。
接下来的"哀音虫外笛,远棹雁边舟"两句,通过蟋蟀的鸣叫与遥远船只上的雁鸣,增添了一份秋夜的寂寞和行旅的孤独感。最后,"欲写相思意,题诗寄水流"则表达了诗人想要将这份思念之情通过诗歌传递出去,借由河水的流动,将自己的情感送达到远方亲友的心中。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