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席蒲团不扫尘,松闲石上似无人
出处:《永安寺照上人房》
唐 · 欧阳詹
草席蒲团不扫尘,松闲石上似无人。
群阴欲午钟声动,自煮溪蔬养幻身。
群阴欲午钟声动,自煮溪蔬养幻身。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草席:用草编织的垫子。蒲团:用蒲草编成的坐垫。
扫:打扫。
尘:灰尘。
松闲:松树自由自在。
石上:在石头上。
似无人:好像没有人。
群阴:众多的阴影。
欲午:接近正午。
钟声:寺庙或钟楼的钟声。
自煮:自己动手煮。
溪蔬:溪边的蔬菜。
幻身:虚幻的自我,可能指修行者的精神寄托。
翻译
草席和蒲团上落满了灰尘,松树在石头上悠闲自在,仿佛没有人迹。正午时分,群阴环绕,钟声响起,我独自煮着溪边的蔬菜,滋养着这虚幻的自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草席蒲团不扫尘,松闲石上似无人"表明诗人住处简朴而且并不注重世俗的整洁,无人打扰,只有松树和石头作伴,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群阴欲午钟声动"则是时间流转的声音,午时的钟声隐约可闻,但并未打破周遭的寂静。最后"自煮溪蔬养幻身"表现了诗人自给自足,用山中的野菜来滋养身体,同时也在培养一种超脱尘世、寄情于自然的心灵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和心境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平和与精神自由的生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