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有石谁能取,四十年名不易刊
出处:《挽欧阳文忠公三首 其一》
宋 · 毕仲游
夜梦钧天去不还,送车千乘出长安。
醉翁亭远名空在,会老堂深壁未乾。
墓草荒凉秋日暗,松林萧索晚风寒。
北山有石谁能取,四十年名不易刊。
醉翁亭远名空在,会老堂深壁未乾。
墓草荒凉秋日暗,松林萧索晚风寒。
北山有石谁能取,四十年名不易刊。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毕仲游对欧阳修(欧阳文忠公)的悼念之作。通过“夜梦钧天去不还”这一句,诗人表达了对欧阳修逝世的哀思,仿佛在梦中与先贤共游仙境,却无法再归。接着,“送车千乘出长安”描绘了送别场景的宏大与庄重,暗示了欧阳修在世时的显赫地位和深远影响。
“醉翁亭远名空在,会老堂深壁未乾”两句,既是对欧阳修文学成就的赞誉,也暗含了对其人格魅力的肯定。醉翁亭与会老堂都是欧阳修生前的居所或活动场所,如今虽名存实亡,但其精神与影响依然深远。
“墓草荒凉秋日暗,松林萧索晚风寒”则将情感转向对欧阳修墓地的哀悼,以自然界的衰败景象象征着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消逝,同时也表达了对欧阳修逝世的深切哀痛。
最后,“北山有石谁能取,四十年名不易刊”一句,以北山之石难以轻易获取为喻,强调了欧阳修的名声与贡献之大,即使时间流逝,其影响力也不会减弱。这不仅是对欧阳修个人成就的极高评价,也是对其历史地位的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欧阳修逝世的哀悼之情,以及对其文学成就和人格魅力的崇敬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