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陵风雨谁思汉,万里腥膻谁报韩
出处:《寄杨渭夫》
宋 · 华岳
自愧材猷不足观,独于忠义死难干。
二陵风雨谁思汉,万里腥膻谁报韩。
眼到北盟常揾血,话残南渡欲冲冠。
如何一代多人杰,稽首称藩鼻不酸。
二陵风雨谁思汉,万里腥膻谁报韩。
眼到北盟常揾血,话残南渡欲冲冠。
如何一代多人杰,稽首称藩鼻不酸。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材猷:才能和谋略。忠义:忠诚和道义。
死难:为道义而死。
二陵:指汉朝的两个皇帝陵墓。
腥膻:比喻敌人的侵略。
北盟:北方的盟约,可能指抗金联盟。
揾血:擦拭眼泪或鲜血。
南渡:南宋朝廷南迁。
冲冠:愤怒得帽子都要被顶起来,形容极度愤怒。
人杰:杰出的人物。
稽首:古代跪拜礼,表示敬意。
称藩:向别人称臣。
翻译
我深感自己的才能不足以被人看重,只有一心为忠义而死才是我的追求。两座陵墓在风雨中,还有谁会怀念汉朝?万里之外的腥膻之气,又有谁能为韩国报仇?
每次想到北方的盟约,心中总是满含泪水,谈起南宋南渡的往事,我激动得几乎要脱帽怒吼。
为什么这一代会有这么多杰出人物,他们向北方屈膝称臣,却毫不悲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华岳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不足、无法为国尽忠的自责,以及对英雄事业无从施展的悲凉情怀。诗中通过对古代忠义之士的提及,如汉朝的二陵(刘备、关羽的墓),以及对韩信等人的赞颂,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向往和自己现实处境的无奈。
“自愧材猷不足观”,诗人开篇即表示自己才能平庸,不足以令人瞩目。接下来,“独于忠义死难干”则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志趣所在,即愿意为忠诚和正义而献身,但又感到自己能力不足,做不到这点。
“二陵风雨谁思汉”,此句通过对古代英雄墓地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眷恋和怀念。"万里腥膻谁报韩"则是对韩信等功臣无人继承其事业的感慨。
“眼到北盟常揾血”,这里的“北盟”可能指边疆之地,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战争中的英勇牺牲有所感触。"话残南渡欲冲冠"则是说到了南渡(可能指宋室南迁),情感到达顶点,想要抛弃世俗的束缚。
最后,“如何一代多人杰,稽首称藩鼻不酸”表明诗人对于历史上许多英雄人物的仰慕之情,但自己的鼻间却无泪可掉,这既是对自己无法像古人那样流血牺牲的自责,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悲哀和无力感。
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今、个人与历史英雄之间的差距,抒发了诗人个人的才不逮志、壮心未已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