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生来往竟如梭,萧寺重游感慨多
出处:《留题晋阳古城慧明寺》
金末元初 · 王寂
劳生来往竟如梭,萧寺重游感慨多。
十里晋溪新景物,千年唐叔旧山河。
苾刍香满阿兰若,舍利深藏窣堵波。
我欲壁閒书岁月,奈何惭愧小东坡。
十里晋溪新景物,千年唐叔旧山河。
苾刍香满阿兰若,舍利深藏窣堵波。
我欲壁閒书岁月,奈何惭愧小东坡。
鉴赏
这首诗《留题晋阳古城慧明寺》由金末元初时期的诗人王寂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重游晋阳古城慧明寺时的感慨与思考。
首联“劳生来往竟如梭,萧寺重游感慨多”,诗人以生动的比喻“如梭”形容人生的忙碌与短暂,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随后,诗人再次来到萧寺,内心涌起复杂的情感,既有对过往的回忆,也有对现实的反思。
颔联“十里晋溪新景物,千年唐叔旧山河”,诗人将目光投向晋溪两岸,描绘出新旧交替的景象。十里长的晋溪边,展现出新的风貌,而千年之前,这里是唐叔的领地,山河依旧,历史的痕迹犹存。这一联通过对比新旧,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不变的历史印记。
颈联“苾刍香满阿兰若,舍利深藏窣堵波”,诗人转向对寺庙的描写。苾刍(和尚)的香火弥漫在阿兰若(僧人修行的静室),显示出宗教活动的庄严与神圣。窣堵波(佛塔)内深藏着舍利,象征着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这两句描绘了寺庙内的宁静与庄严,以及对信仰的崇敬。
尾联“我欲壁閒书岁月,奈何惭愧小东坡”,诗人表达了想要在墙壁上记录下自己的岁月,却因自感不如宋代大文豪苏轼而感到羞愧。这既是对自身才华的谦逊,也是对古代文学巨匠的仰慕与致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重游古寺的经历,抒发了对时光、历史、宗教与个人成就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