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今史馆多才俊,解写凌烟第一功
出处:《挽成国公》
明 · 刘珝
四十馀年列上公,春风细柳见英雄。
曾将剑戟扶明主,惯拥貔貅任总戎。
名播斗南层汉上,魂归塞北远山中。
只今史馆多才俊,解写凌烟第一功。
曾将剑戟扶明主,惯拥貔貅任总戎。
名播斗南层汉上,魂归塞北远山中。
只今史馆多才俊,解写凌烟第一功。
鉴赏
这首诗是对明朝成国公的深切缅怀与高度赞扬。诗中以“四十馀年列上公”开篇,点出其在官场上的显赫地位与漫长功业,暗示其为国家立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接着,“春风细柳见英雄”一句,运用自然景象来比喻这位英雄人物的风采与气度,春风拂过细柳,既展现了生机勃勃的景象,也象征着英雄人物的影响力与生命力。
“曾将剑戟扶明主,惯拥貔貅任总戎”两句,直接描绘了这位公公在历史舞台上的英勇事迹和领导才能。他不仅亲自参与战斗,保护君主,还擅长统帅军队,显示了他在军事领域的卓越成就。
“名播斗南层汉上,魂归塞北远山中”则表达了对这位公公声名远播、功绩卓著的赞誉,同时也暗示了其最终的归宿,即灵魂安息于遥远的北方山川之间,但其功勋与名声却永垂不朽。
最后,“只今史馆多才俊,解写凌烟第一功”两句,通过对比当下的史馆人才与这位公公的功绩,强调了其成就的非凡与不可替代性。这里的“凌烟”可能是指凌烟阁,是中国古代用来表彰功臣的地方,诗句意在表明这位公公的功绩被后人铭记,如同凌烟阁上的画像一般,永远闪耀着光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成国公一生功绩的回顾与赞美,表达了对其卓越贡献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英雄人物的怀念与追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