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标霞举夺日精,万楫竞渡驰蛟虬
出处:《有怀都下寒食》
宋 · 李廌
上国兹晨每豫游,仙仗缭绕来瀛洲。
天王高御宝津楼,侍臣壁立环诸侯。
箫韶引风摇树羽,晴波飞影动宸旒。
阑干仙人深雾縠,楼前彩缆系龙舟。
锦标霞举夺日精,万楫竞渡驰蛟虬。
天颜一解四海春,乐岁已忘凶年忧。
况今持盈戒攲器,不使逸豫常从流。
锦帆高张亦佳耳,清汴东注贯扬州。
天王高御宝津楼,侍臣壁立环诸侯。
箫韶引风摇树羽,晴波飞影动宸旒。
阑干仙人深雾縠,楼前彩缆系龙舟。
锦标霞举夺日精,万楫竞渡驰蛟虬。
天颜一解四海春,乐岁已忘凶年忧。
况今持盈戒攲器,不使逸豫常从流。
锦帆高张亦佳耳,清汴东注贯扬州。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豫游:游乐,帝王出行游玩。瀛洲:传说中的海上仙岛。
侍臣:宫廷官员。
宸旒:皇帝的皇冠。
阑干:栏杆。
逸豫:安逸快乐。
清汴:指汴河,古代重要河流。
翻译
在这清晨的上都,人们常常游玩,仙驾队伍环绕着瀛洲而来。天子在宝津楼上俯瞰,侍臣们如墙壁般站立,围绕着四方诸侯。
悠扬的箫韶音乐引来微风,吹动树梢,晴空中的波光倒映在皇帝的皇冠上。
栏杆边的仙人仿佛笼罩在薄雾中,楼前的彩绳系着龙舟等待出发。
比赛激烈,锦标的争夺如同霞光夺目,众多船只竞相追逐,如同蛟龙翻腾。
天子的微笑带来了四海的春意,丰收之年让人们忘却了过去的忧患。
如今,君主深知盈满则溢的道理,谨慎对待安逸,不随波逐流。
即使乘坐华丽的锦帆船,也是极好的享受,清澈的汴水向东流经扬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皇家游宴,气氛庄重而又充满仙气。开篇即以“上国兹晨每豫游”、“仙仗缭绕来瀛洲”勾勒出一幅帝王游乐图景,其中“豫游”指的是皇家在春天的游玩活动,而“瀛洲”则是一处仙境之地,常用以比喻美好的地方。紧接着,“天王高御宝津楼”、“侍臣壁立环诸侯”展现了宫廷的宏伟和朝廷大臣们的肃穆。
在诗的中段,“箫韶引风摇树羽”、“晴波飞影动宸旒”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其中“箫韶”指的是古代的一种乐器,而“宸旒”则是皇帝车盖上的丝绦,这里用来形容天气的清新和光线的摇曳。
诗歌后半部分,“阑干仙人深雾縠”、“楼前彩缆系龙舟”继续营造了一种神仙与世隔绝、又不失华丽的氛围。“锦标霞举夺日精”、“万楫竞渡驰蛟虬”则描绘了一个热闹非凡的赛船盛会,展示了皇家的威仪和民间的喜悦。
最后,“天颜一解四海春”、“乐岁已忘凶年忧”表达了帝王对百姓的恩泽以及国家由乱转治的喜悦。而“况今持盈戒攲器”则是皇帝对于国之富足而加以警惕,不使民生逸豫而忘却勤政。诗歌以“锦帆高张亦佳耳”、“清汴东注贯扬州”结束,通过对美好景致的描绘,再次强调了皇家的威仪和国力的昌盛。
这首诗语言华丽,意境辽阔,不仅展现了作者对皇家生活的赞美,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繁荣与稳定,同时也蕴含着作者对于国家安宁、民生乐利的深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