迤逦登彼岸,乍觉虎口脱
出处:《晓发澉浦走至角里堰》
清 · 许传霈
潮落泥滑澾,赤足步跋蹩。
年少不惯行,疾首齐蹙额。
空囊笑金尽,数家一被褐。
迤逦登彼岸,乍觉虎口脱。
半束残卷书,惟我宝衣钵。
遍地是干戈,畏彼道路夺。
息足村成市,盆鱼环泼泼。
秋阳烈如火,饮水疗焦渴。
流民本无家,撮米炊粗粝。
道旁相问讯,中心为恻怛。
石畔许徘徊,顿觉胸襟阔。
晚宿田夫家,炊烟起一抹。
桑绿处处蝉,养得天机活。
年少不惯行,疾首齐蹙额。
空囊笑金尽,数家一被褐。
迤逦登彼岸,乍觉虎口脱。
半束残卷书,惟我宝衣钵。
遍地是干戈,畏彼道路夺。
息足村成市,盆鱼环泼泼。
秋阳烈如火,饮水疗焦渴。
流民本无家,撮米炊粗粝。
道旁相问讯,中心为恻怛。
石畔许徘徊,顿觉胸襟阔。
晚宿田夫家,炊烟起一抹。
桑绿处处蝉,养得天机活。
鉴赏
这首清代许传霈的《晓发澉浦走至角里堰》描绘了诗人清晨出发,走过潮退后的湿滑地面,赤脚行走艰难,年轻时未曾经历这样的艰辛,感到头痛且眉头紧锁。他感叹囊中羞涩,仅有一身破旧衣物,但心中仍视书籍为珍宝,警惕战乱中的财物争夺。沿途见到村庄逐渐繁华,如同集市,鱼儿游动,秋阳炽热,饮水解渴。流离失所的人们以粗食度日,诗人对他们的困境深感同情。在路边与人交谈,心中充满悲悯,于石边驻足,心境开阔。夜晚投宿农家,炊烟袅袅,桑叶翠绿,蝉鸣声声,生活气息浓厚,诗人体验到生活的生机与人间的温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旅途中的见闻和感悟,以及对民生疾苦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