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我生恐无用,我死知无闻全文

我生恐无用,我死知无闻

出处:《思古人
宋 · 敖陶孙
思古人,思古人,古人皦皦若日月。
我欲剖棺斲出古人心,惟见苍苔漫白骨。
请陈古人心,君勿骇客言。
古人惟一真,可使风俗皆还淳。
杀鸡不及林宗,炊黍不候庞公。
雪中安道兴适尽,坐上公荣樽已空。
呼酒径劝君,欲眠即遣客。
嵇康巨源不为绝,戴崇彭宣本相得。
徐庶失老母,密如玄德不能夺之臣。
严陵薄宦情,狎如文叔不能止之客。
包胥伍员不失其为友,羊祜陆抗不害其为敌。
我有蒸壶,安事隐语。
我但食韭,安用多种。
割肉元知方朔真,拿金岂即刘叉勇。
古人心事有如此,何至颜色相媚奉。
道衰舛仁义,世乱生奸雄。
君知臧否不挂口,正虑匕首揕其胸。
我生恐无用,我死知无闻
作书预与儿辈诀,葬时定觅要离坟。

拼音版原文

rénrén

rénjiǎojiǎoruòyuè
pōuguānzhǎnchūrénxīn

wéijiàncāngtáimànbáifēng
qǐngchénrénxīn

jūnhàiyán
rénwéizhēn

使shǐfēngjiēháichún
shālínzōng

chuīshǔhòupánggōng
xuězhōngāndàoxīngshìjìn

zuòshànggōngróngzūnkōng
jiǔjìngquànjūn

mián
kāngyuánwèijué

dàichóngpéngxuānběnxiāng
shùshīlǎo

xuánnéngduózhīchén
yánlíngbáohuànqíng

xiáwénshūnéngzhǐ
bāoyuánshīwèiyǒu

yángkànghàiwèi
yǒuzhēng

ānshìyǐn
dànshíjiǔ

ānyòngduōzhǒng
ròuyuánzhīfāngzhēn

jīnliúchāyǒng
rénxīnshìyǒu

zhìyánxiāngmèifèng
dàoshuāichuǎnrén

shìluànshēngjiānxióng
jūnzhīzāngfǒuguàkǒu

zhèngshǒuzhènhuàn
shēngkǒngyòng

zhīwén
zuòshūérbèijué

zàngshídìngyàofén

注释

古人:古代贤人。
皦皦:光明磊落。
剖棺:打开棺材。
苍苔:青苔。
漫:覆盖。
陈:讲述。
骇:惊异。
风俗:社会风气。
淳:淳朴。
杀鸡:小事。
林宗:比喻急躁的人。
庞公:隐士。
坐上:宴席上。
公荣:显贵之人。
呼酒:劝酒。
遣客:打发客人。
嵇康巨源:嵇康和阮籍。
相得:相处融洽。
徐庶:三国时期人物,以忠诚著称。
玄德:刘备。
严陵:东汉隐士严光。
文叔:汉文帝。
蒸壶:比喻坦诚交流。
隐语:暗语。
拿金:比喻勇气。
刘叉:唐代诗人。
颜色相媚奉:互相逢迎献媚。
道衰舛:道德衰落。
仁义:仁爱与正义。
匕首揕其胸:暗藏匕首刺杀。
儿辈:后代。
诀:诀别。
要离:春秋时期勇士。
坟:墓地。

翻译

怀念古人,怀念古人,古人的名声如同日月般明亮。
我想打开古人的墓,揭示他们的心,却只见满目青苔覆盖着白骨。
请讲述古人的内心世界,你不必惊异于那些言论。
古人唯一的真实,能使风俗回归淳朴。
杀鸡不用林宗,做饭也不等庞公,意指急功近利。
雪中安道兴畅饮至尽,宴席上公卿的酒杯早已空了。
我直接向你劝酒,想睡就让客人离开。
嵇康和阮籍的友情不绝,戴崇和彭宣的交往本就和谐。
徐庶为了母亲,连刘备的邀请也无法接受,忠诚无比。
严光淡泊官场,像文帝的好友那样不受拘束。
包胥和伍员虽敌对,仍是朋友,羊祜和陆抗虽对立,不影响彼此敬重。
我有蒸壶,何必隐藏话语,我只吃韭菜,无需多种多样。
割肉就知道东方朔的真性情,拿金子怎能比刘叉的勇气。
古人的内心世界如此深沉,怎会轻易媚俗。
道德衰落导致仁义受损,世道混乱滋生出奸雄。
你深知评价他人,但从不挂在嘴边,只担心有人暗藏匕首。
我活着怕无用,死后怕无人知晓。
我提前写下遗书给后辈,下葬时定选要离那样的忠烈之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敖陶孙的《思古人》,表达了对古代贤人的深深怀念和对他们高尚品格的赞美。诗人通过想象试图剖开古人的内心,却发现只剩下荒凉的白骨和覆盖其上的苍苔,象征着岁月的侵蚀和历史的遥远。他强调古人的真实纯粹,认为他们的精神可以引领社会风俗回归淳朴。

诗人列举了一系列历史人物,如林宗、庞公、雪中的安道、坐上的公荣等,他们各有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选择,如嵇康、戴崇、徐庶、严陵、包胥、伍员、羊祜、陆抗等,他们的忠诚、友谊和敌对关系都体现了古人的道德准则。

诗人以自我调侃的方式,表示自己无需隐藏心意,只需保持真实,像割肉取义的方朔和拿金直言的刘叉一样。他感叹世风日下,道义衰微,奸雄横行,而世人却只关心是非的评判,担心遭受暗算。诗人感到自己的生命无用,死后也不会被记住,因此提前写下遗书,决定葬在像要离那样忠烈之士的墓旁,以此表达对古代英雄的敬仰和对自己人生价值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