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君岂陶元亮,归与廑八旬全文

君岂陶元亮,归与廑八旬

明 · 叶春及
君岂陶元亮,归与廑八旬
门前閒五马,濠上看游鳞。
束帛徵贤日,拖金报主身。
古来有道者,不必离风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即将辞官归隐的老官员形象,充满了对过往仕途生涯的回顾与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期待。

首句“君岂陶元亮,归与廑八旬”以陶渊明(字元亮)为例,暗示这位官员如同陶渊明一样,到了八十岁高龄,选择辞官归隐。这里运用了典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感。

“门前閒五马,濠上看游鳞”描绘了归隐后的生活场景。门前闲坐五匹骏马,象征着过去的荣华与权力;而濠水边观赏游鱼,则是归隐后的宁静与自由。这一对比,既展现了归隐前后的不同生活状态,也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束帛徵贤日,拖金报主身”回忆了官员在官场上的日子。束帛,古代用来表彰贤能之士的礼物;拖金,可能指官员因功绩而获得的赏赐。这两句通过具体的物品,形象地展示了官员在官场上的荣耀与成就。

“古来有道者,不必离风尘”则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诗人认为,真正的有道之人,并不需要远离尘世的喧嚣与纷扰,他们能够在任何环境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清明。这不仅是对归隐生活的肯定,也是对官员在官场中保持高尚品格的赞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位即将归隐官员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去官场生活的回顾、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保持高尚品格的赞美,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人生价值的独特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