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尝言封侯万里不直钱,不如洛阳负郭二顷田
出处:《次韵江陵曹令祈雨》
宋 · 项安世
吾尝言封侯万里不直钱,不如洛阳负郭二顷田。
清风午枕睡初熟,明月一瓯吾自煎。
门前䆉稏新酒熟,丈夫肯受儿女怜。
非不知鸣钟与鼎食,雨蓑风笠性所便。
有如北人事鞍马,不信世间乃有万斛之楼船。
老农对我忽三叹,此事乐矣今无年。
忍饥死待一啜菽,又见赤日悬青天。
高田尺寸破龟兆,下田杪忽生针毡。
?风抒水乾七泽,火云炽空炮百川。
掘残草实到黄壤,踏尽藕根倾碧圆。
得钱买饭不及夕,岂复一饱期安眠。
田家活计遽如许,苦语一听双潸然。
天河谁能挽壮士,甘露更忍谈高禅。
纷纷官吏走香火,往往聚落无炊烟。
云雷虚无空霹雳,老稚失喜真狂颠。
欲赓噫嘻颂祈谷,安得好语来愁边。
我诗穷悴不足录,晴日叫号如饥鸢。
清风午枕睡初熟,明月一瓯吾自煎。
门前䆉稏新酒熟,丈夫肯受儿女怜。
非不知鸣钟与鼎食,雨蓑风笠性所便。
有如北人事鞍马,不信世间乃有万斛之楼船。
老农对我忽三叹,此事乐矣今无年。
忍饥死待一啜菽,又见赤日悬青天。
高田尺寸破龟兆,下田杪忽生针毡。
?风抒水乾七泽,火云炽空炮百川。
掘残草实到黄壤,踏尽藕根倾碧圆。
得钱买饭不及夕,岂复一饱期安眠。
田家活计遽如许,苦语一听双潸然。
天河谁能挽壮士,甘露更忍谈高禅。
纷纷官吏走香火,往往聚落无炊烟。
云雷虚无空霹雳,老稚失喜真狂颠。
欲赓噫嘻颂祈谷,安得好语来愁边。
我诗穷悴不足录,晴日叫号如饥鸢。
拼音版原文
{
注释
封侯:古代功臣封赏爵位。洛阳负郭:洛阳城郊的土地。
午枕:午睡时的枕头。
鸣钟与鼎食:富贵人家的生活象征。
万斛之楼船:形容船只装载量极大。
龟兆:古人认为龟甲裂纹预示吉凶。
针毡:形容杂草丛生。
苦语:辛酸的话语。
双潸然:泪流不止的样子。
甘露:比喻高尚的禅意或恩惠。
祈谷:祈求五谷丰登。
好语:安慰人心的话语。
愁边:忧愁之中。
晴日叫号:在晴朗的日子发出哀鸣。
饥鸢:饥饿的老鹰。
翻译
我曾说过,封侯万里也不值一文钱,不如在洛阳近郊有两顷良田。午后的清风吹过,枕头上的我刚刚入睡,明亮的月光下,我自己煮茶品鉴。
门前稻谷新酿的酒已熟,男子汉怎能接受儿女的怜悯。
并非不知道享受钟鸣鼎食的生活,但我习惯于雨中披蓑、风里戴笠。
就像北方人对马鞍和战马的执着,我不信世间会有承载万斛货物的大船。
老农突然对我感慨三次,这样的生活乐趣如今已不再有。
忍受饥饿而等待一口豆粥,再次看到烈日高悬在青天之上。
高田虽小却预示丰年,低洼田地瞬间长满杂草,如同针毡。
疾风抽干了湖泊,炽热的云层像炮火般轰击大地。
挖尽枯草,直到触及黄土,踏遍莲藕根部,只见碧绿一片。
得到的钱买不到一顿晚餐,哪还期待安稳的睡眠。
农家生活如此艰难,听到这些苦楚的话语,我不禁泪流满面。
谁能挽住天河的壮士?甘露禅语在此刻显得不合时宜。
官员们忙于烧香拜佛,村庄里常常没有炊烟升起。
空中的雷声虚张声势,老少都因失望而疯狂。
我想吟唱丰收的赞歌,但何处寻得安慰人心的话语。
我的诗作困顿凄凉,无足挂齿,只有在晴天里像饥饿的老鹰般哀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次韵江陵曹令祈雨》,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首句“吾尝言封侯万里不直钱,不如洛阳负郭二顷田”揭示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认为田园生活更为珍贵。接下来通过“清风午枕”、“明月自煎”等描绘,展现了宁静而自足的乡村生活。
诗中“丈夫肯受儿女怜”表达了男儿志气,不愿受人怜悯;“非不知鸣钟与鼎食”则暗示了对富贵生活的理解,但诗人更倾向于自然简朴的生活方式。诗人以“北人事鞍马”比喻官场生涯,表达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然而,现实中的农民生活艰难,“忍饥死待一啜菽”、“田家活计遽如许”揭示了农民的困苦,诗人对此深感同情,感叹“纷纷官吏走香火,往往聚落无炊烟”,揭示了社会贫富差距和民生疾苦。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改善民生的期盼,却无奈于“我诗穷悴不足录”,只能在“晴日叫号如饥鸢”中发出无力的呼喊。整首诗情感深沉,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