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年虽并住,今日偶能来
出处:《过翔鸾院留题僧房》
宋 · 张镃
频年虽并住,今日偶能来。
水槛因莲设,风窗为客开。
诗凡惭鲍谢,社近忆宗雷。
莫问通衢隔,轻舟自往回。
水槛因莲设,风窗为客开。
诗凡惭鲍谢,社近忆宗雷。
莫问通衢隔,轻舟自往回。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频年:多年。偶能:偶然能够。
水槛:水边的栏杆。
莲设:为了莲花设立。
风窗:有风的窗户。
客开:为客人打开。
惭鲍谢:感到惭愧,比不上鲍照、谢灵运。
社近:附近的诗社。
宗雷:宗雷兄(可能指朋友的名字)。
通衢:大路。
轻舟:小船。
自往回:自己来回。
翻译
虽然多年以来我们常在一起居住,但今天能偶然来访实属难得。水边的栏杆特意为了莲花而设立,窗户也为了迎接客人而打开。
写诗时我深感惭愧,比不上鲍照、谢灵运这样的大诗人,想起附近的诗社,不禁忆起宗雷兄。
无需担心大道阻隔,只需乘着小舟,轻松往返即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闲适恬淡的生活情景。开篇“频年虽并住,今日偶能来”表达了长久以来难以相聚,今天终于有机会到访的喜悦之情。紧接着“水槛因莲设,风窗为客开”写出了环境的宁静与美好,仿佛是为了等待远方的朋友而特别布置的景致。
诗中的“诗凡惭鲍谢,社近忆宗雷”则表明了诗人对于前人的文学成就感到自愧,以及对当下文坛盛况的回忆。这些名字都是古代文学或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他们的才华和成就如同一道亮丽的风景,让后来者心生敬仰。
最后,“莫问通衢隔,轻舟自往回”则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无需询问尘世间的纷争与隔阂,因为诗人选择了一种更为超脱的生活方式,愿意乘坐轻舟,随波逐流,归向内心所向。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文化传承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以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拜访,更是对生命中美好时光的一种纪念与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