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高送所亲,久坐惜芳辰
出处:《郪城西原送李判官兄武判官弟赴成都府》
唐 · 杜甫
凭高送所亲,久坐惜芳辰。
远水非无浪,他山自有春。
野花随处发,官柳著行新。
天际伤愁别,离筵何太频。
远水非无浪,他山自有春。
野花随处发,官柳著行新。
天际伤愁别,离筵何太频。
注释
凭高:站在高处。送所亲:为亲人送别。
久坐:长时间坐着。
惜芳辰:珍惜美好时光。
远水:远处的水面。
非无浪:并非没有波浪。
他山:其他山。
野花:野外的花朵。
随处发:到处开放。
官柳:官道旁的柳树。
著行新:新栽种的。
天际:天边。
伤愁别:因离别而感伤。
离筵:离别宴席。
何太频:为何如此频繁。
翻译
在高处为亲人送别,长久坐着珍惜这美好的时光。远处的水面虽然有波浪,其他的山上也有春天的存在。
野花随意开放,路边的新柳枝条繁茂。
望着天边,心中充满离别的悲伤,为何离别宴席如此频繁?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描绘了一种送别时的情景。开篇“凭高送所亲”,设定了一个高处远望的场景,诗人站在高处送别亲友,表达了对即将离去之人的不舍。紧接着“久坐惜芳辰”则透露出诗人珍惜与亲人共度时光的心情。
下一句“远水非无浪”,通过水的波澜象征着远方亲友可能遭遇的困难或变动,显示了诗人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接着“他山自有春”则给出了希望和祝福,即便是离别,但愿远处依旧春意盎然,暗示了对亲人未来的美好祝愿。
中间两句“野花随处发,官柳著行新”,生动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变化与时光的流逝。野花不问时节,随地盛开,而官柳则在春天重新长出了嫩绿的枝条,表现出诗人对周遭环境细腻的观察和感受。
最后两句“天际伤愁别,离筵何太频”,表达了送别时难以抑制的哀愁之情。天边的景色似乎也跟着变得愈发凄楚,而重复的离别让人感到心如刀绞。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对亲人的思念和送别时的心酸,以及对未来美好祝愿的情怀,是一首充满情感深度和哲理思考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