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流水心,只是爱山林
出处:《同刘秀才宿见赠》
唐 · 无可
浮云流水心,只是爱山林。
共恨多年别,相逢一夜吟。
既能持苦节,勿谓少知音。
忆就西池宿,月圆松竹深。
共恨多年别,相逢一夜吟。
既能持苦节,勿谓少知音。
忆就西池宿,月圆松竹深。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浮云:比喻变化无常或漂泊不定的心境。流水:比喻时间的流逝或生活的变迁。
山林:指自然风光,也象征隐逸生活。
共恨:共同的遗憾、惋惜。
多年别:长时间的分别。
相逢:重逢,再次相遇。
一夜吟:整夜吟诗,表达情感。
持苦节:坚持节操,保持高尚的品德。
勿谓:不要说。
少知音:缺少理解自己的人,知己。
忆就:回忆起。
西池:地名或特定的池塘,这里代指昔日相聚之地。
月圆:满月,象征团圆或美好时刻。
松竹深:松树和竹子茂密,形容环境幽静雅致。
翻译
心境如浮云流水,唯独钟情于山林之间。共同遗憾多年离别,重逢后彻夜吟诗抒怀。
既然能坚守节操,无需感叹知己稀少。
回忆昔日在西池留宿,月光下松竹影深长。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无可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开篇“浮云流水心,只是爱山林”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大自然的向往,是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状态。
接着,“共恨多年别,相逢一夜吟”表达了久别重逢的喜悦,以及在这一夜中与友人共同吟咏诗词的情景。这里的“吟”字包含了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既能持苦节,勿谓少知音”则是诗人对友人的赞赏,认为朋友能够坚守自己的节操,并非不懂得音乐之美,这里隐含着对朋友品格与修养的肯定。
最后,“忆就西池宿,月圆松竹深”通过回忆在西池过夜的情景,以及明亮的月光和茂密的松竹,描绘出一幅静谧而美丽的画面。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描写,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与友人的情感交流,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热爱自然和珍视友谊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