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马题诗红叶寺,行人有比岘山游
出处:《主之约诗用宇文韵》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我寻三十高僧阁,还有支郎夜渡舟。
湖上风烟留晚照,山中草木带边秋。
水晶宫开碧菡萏,金粟堆呼黄栗留。
下马题诗红叶寺,行人有比岘山游。
湖上风烟留晚照,山中草木带边秋。
水晶宫开碧菡萏,金粟堆呼黄栗留。
下马题诗红叶寺,行人有比岘山游。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的作品,以宇文韵为特色。诗中描绘了诗人寻访高僧阁和渡船的经历,展现了湖光山色的秋日景象。"湖上风烟留晚照"一句,通过风烟、晚照,营造出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环境;"山中草木带边秋"则点明了季节,暗示了自然的变化与诗人的情感交融。
"水晶宫开碧菡萏"运用比喻,将湖水比作水晶宫,荷花比作碧菡萏,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水中的美景;"金粟堆呼黄栗留"可能是对山中某种植物的描绘,或是对秋天果实的想象,富有秋意。
最后两句"下马题诗红叶寺,行人有比岘山游",诗人表达了在红叶寺驻足题诗的惬意,将自己与历史上的名士如岘山游者相提并论,流露出一种文人墨客的雅兴和对历史文化的敬仰。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杨维桢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