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尝訾遗山,卖书乃买园
出处:《壬寅二月遇火次陶韵》
清 · 黄宗羲
长松缚茅宇,乱石开南轩。
夜半有明烛,停午无烟燔。
三载头滑,花药满春前。
坎止复流行,心迹异方圆。
年荒避盗贼,旧居姑且还。
春风吹野火,红焰涨遥天。
新诗焦泥壁,老树夭长年。
颓园寒瀑响,土锉月中闲。
遂令长往计,牢落难贞坚。
故书出焰中,叶叶如荷田。
惜此复幸此,不废食与眠。
吾尝訾遗山,卖书乃买园。
夜半有明烛,停午无烟燔。
三载头滑,花药满春前。
坎止复流行,心迹异方圆。
年荒避盗贼,旧居姑且还。
春风吹野火,红焰涨遥天。
新诗焦泥壁,老树夭长年。
颓园寒瀑响,土锉月中闲。
遂令长往计,牢落难贞坚。
故书出焰中,叶叶如荷田。
惜此复幸此,不废食与眠。
吾尝訾遗山,卖书乃买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黄宗羲在壬寅二月遭遇火灾后的场景。他居住的茅屋被长松围绕,南轩则被乱石点缀,显得自然而不失雅致。火灾发生时,夜晚明亮如白昼,白天则不见烟火。诗人三年辛勤劳作,花药满园,生活本应宁静,但火灾使他不得不改变计划,暂且回到旧居。
火灾过后,春风带来野火,红焰漫天,他的诗书被烧焦,连墙壁都成了焦土,老树经受了岁月和火灾的双重考验。诗人身处颓园,听到寒瀑声,月光下土锉闲置,心境凄凉,对未来的去留产生了动摇。
然而,尽管遭遇如此变故,诗人并未放弃生活的基本需求,仍能保持食与眠。他反思过去,曾批评遗山卖书换园的行为,而今自己却面临相似的境地。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坚韧态度,即使书籍受损,也珍惜眼前的生活,不愿放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火灾为背景,展现了诗人面对逆境的坚韧与无奈,以及对生活的深深热爱和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