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影淡水无声,知道扁舟破晓行
出处:《送蔡廉父赴赣辟 其二》
宋 · 赵汝绩
西山影淡水无声,知道扁舟破晓行。
我欲梦魂随去棹,君应望眼断高城。
红莲绿水官中事,白酒黄花客里程。
从此郁孤台上月,十分知为故人明。
我欲梦魂随去棹,君应望眼断高城。
红莲绿水官中事,白酒黄花客里程。
从此郁孤台上月,十分知为故人明。
注释
西山:远处的山脉。影:倒影。
淡:清浅。
水:湖水。
无声:寂静无声。
扁舟:小船。
破晓:黎明时分。
行:启程。
梦魂:梦境中的灵魂。
随去:跟随而去。
棹:船桨。
君:你。
望眼:远望的目光。
断:望断。
高城:高耸的城墙。
红莲:红色的莲花。
绿水:碧绿的水。
官中事:官府之事。
白酒:清酒。
黄花:菊花。
客里程:旅途中的行人。
郁孤台:地名,位于江西南昌。
月:月亮。
故人:老朋友。
明:明亮。
翻译
西山倒映在静寂的水面,清晨扁舟悄然启程。我愿梦中魂魄随船而去,你应站在城头目送远方。
红莲与绿水描绘着官府的景象,白酒和黄花伴随旅人的行程。
从此郁孤台上的明月,照亮的十分之中有你的友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汝绩的《送蔡廉父赴赣辟(其二)》。诗中描绘了清晨的西山倒映在静寂的水面,扁舟即将破晓启程的场景。诗人表达了对友人蔡廉父的深深眷恋,想象自己梦中魂魄也要随他而去,而对方在高城之上定会频频回首眺望。接下来,诗人提及了官场与旅途中的景物——红莲绿水和白酒黄花,暗示了友人的公务与旅程的艰辛。最后,诗人以郁孤台上的明月寄寓情感,表达对蔡廉父此去后,只有那明月能共照两人友情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情景交融,展现了送别时的深情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