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昭大道揭日月,异教岂足紊纪纲
出处:《大喇嘛寺歌》
清 · 马维翰
我无摩泥照浊水,偶参上乘心清凉。
惠师罗什亦已化,今之行脚惟衣粮。
西炉自昔西番地,旧无枝屋皆碉房。
不生草树山壁立,茫茫沙碛无稻粱。
恭惟先皇赫威命,版图始入开封疆。
至今万里乌斯藏,亦来重译瞻冠裳。
奈仍夙昔锢不解,俱言此类生空桑。
空诸所有有彼法,如何佛寺犹雕梁。
缭以垣墙一百丈,甃以文石周四方。
横窗侧闼面面辟,幡竿略绰当门张。
其上层楼纻金碧,下画神鬼东西厢。
寺僧少长凡几众,不语前立纷成行。
偏袒右肩事膜拜,双瞳转仄黝有光。
宰生割剥了不怖,呼号其侧神扬扬。
六时梵呗若功课,渴饮酪乳饥牛羊。
宵分聚徒大合乐,互吹骨角声低昂。
即论释典尚清净,此宁有意登慈航。
或云流传术颇异,播弄造化如寻常。
安禅毒龙致时雨,诵咒青女停飞霜。
此岂实具定慧力,竟能诡术回穹苍。
咄尔世人迷不悟,福田利益萦中肠。
乾坤高厚妙运用,岂待尺寸量短长。
圣人深意在柔远,顺育万类通要荒。
因势利导牖蒙昧,欲使寒谷回春阳。
昭昭大道揭日月,异教岂足紊纪纲。
矫首夷风倘一变,饮食男女真天堂。
惠师罗什亦已化,今之行脚惟衣粮。
西炉自昔西番地,旧无枝屋皆碉房。
不生草树山壁立,茫茫沙碛无稻粱。
恭惟先皇赫威命,版图始入开封疆。
至今万里乌斯藏,亦来重译瞻冠裳。
奈仍夙昔锢不解,俱言此类生空桑。
空诸所有有彼法,如何佛寺犹雕梁。
缭以垣墙一百丈,甃以文石周四方。
横窗侧闼面面辟,幡竿略绰当门张。
其上层楼纻金碧,下画神鬼东西厢。
寺僧少长凡几众,不语前立纷成行。
偏袒右肩事膜拜,双瞳转仄黝有光。
宰生割剥了不怖,呼号其侧神扬扬。
六时梵呗若功课,渴饮酪乳饥牛羊。
宵分聚徒大合乐,互吹骨角声低昂。
即论释典尚清净,此宁有意登慈航。
或云流传术颇异,播弄造化如寻常。
安禅毒龙致时雨,诵咒青女停飞霜。
此岂实具定慧力,竟能诡术回穹苍。
咄尔世人迷不悟,福田利益萦中肠。
乾坤高厚妙运用,岂待尺寸量短长。
圣人深意在柔远,顺育万类通要荒。
因势利导牖蒙昧,欲使寒谷回春阳。
昭昭大道揭日月,异教岂足紊纪纲。
矫首夷风倘一变,饮食男女真天堂。
鉴赏
这首诗《大喇嘛寺歌》由清代诗人马维翰创作,描绘了一座宏伟的喇嘛寺庙的景象与氛围。诗中不仅展现了寺庙的建筑特色和宗教活动,还蕴含了对佛法精神的理解与对世俗世界的反思。
开篇“我无摩泥照浊水,偶参上乘心清凉”以自然界的清水为喻,表达出诗人内心追求纯净、清凉的境界,象征着对佛法的领悟与修行。接着提到惠师罗什,这位佛教高僧,进一步强调了佛法传承的重要性。诗中描述了寺庙的地理位置、建筑风格以及周围环境的荒凉,通过对比,突出了寺庙作为精神避难所的独特价值。
“西炉自昔西番地,旧无枝屋皆碉房”描绘了寺庙所在地区的独特地理特征,强调了其与外界的隔绝感,同时也暗示了寺庙在这一地区的重要地位。接下来,“不生草树山壁立,茫茫沙碛无稻粱”则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肃穆、庄严的氛围。
“恭惟先皇赫威命,版图始入开封疆”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与对国家统一的颂扬,同时暗示了寺庙与国家政权之间的紧密联系。接着,“至今万里乌斯藏,亦来重译瞻冠裳”则展示了佛教文化在更广阔地域内的传播与影响。
后半部分,诗人转向对寺庙内部生活的描绘,通过“宰生割剥了不怖,呼号其侧神扬扬”等细节,展现了喇嘛们在宗教仪式中的虔诚与专注。梵呗、音乐、饮食等元素的融入,体现了佛教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最后,“昭昭大道揭日月,异教岂足紊纪纲”表达了对佛法普遍真理的肯定,以及对不同宗教信仰之间和谐共存的期待。
整体而言,《大喇嘛寺歌》不仅是一首对喇嘛寺庙的赞歌,也是对佛法精神、宗教文化以及人类社会普遍价值观的深刻探讨。诗中融合了自然景观、历史背景、宗教仪式等多个层面的内容,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