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稀小有洞,邂逅武陵源
已怜梁雪重,仍愧楚云繁。
山近当吟冷,泉高入梦喧。
依稀小有洞,邂逅武陵源。
月好频移座,风轻莫闭门。
流莺更多思,百啭待黄昏。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地胜:地理位置优越。非离郭:不是远离城市。
花深:花朵盛开深处。
故号村:因此被称为村。
已怜:已经感到怜爱。
梁雪重:屋梁上积雪厚重。
仍愧:仍然感到惭愧。
楚云繁:楚地云彩繁多。
山近:山离得近。
当吟冷:适合吟诵清冷的诗。
泉高:泉水从高处流下。
入梦喧:声音大到能进入梦中。
依稀:隐约,仿佛。
小有洞:指小型的仙境洞穴。
邂逅:偶然遇见。
武陵源:比喻世外桃源。
月好:月色美好。
频移座:多次变换座位以赏月。
风轻:风很柔和。
莫闭门:不要关门。
流莺:啼鸣的黄莺。
多思:富有情感。
百啭:多种变化的鸣叫。
待黄昏:等待直到黄昏时分。
翻译
这地方优美并非远离城郭,花开深处因此得名村庄。已赞叹梁间积雪厚重,又惭愧楚天云朵繁多。
山近适宜吟诵凉爽诗篇,高泉声声入梦显得喧腾。
仿佛那传说中的小小仙洞,意外相遇如同武陵桃源。
月色美好频繁更换座席,微风轻柔切莫关上房门。
流连的黄莺情思更丰富,百转千回鸣叫等待黄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山村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地胜非离郭,花深故号村。”开篇两句,设定了一种宁静、隐逸的氛围,"地胜"指的是佳丽的地貌,"花深"则使人感到一股淡雅之情。这里的“郭”和“村”,既可理解为诗人心目中的理想居所,也可能是对现实环境的一种描绘。
“已怜梁雪重,仍愧楚云繁。”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感受,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梁雪"和"楚云"都是山乡特有的景象,而“怜”和“愧”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自己未能尽享这份美好的一丝自责。
“山近当吟冷,泉高入梦喧。”这里,“山近”与“泉高”,构成了一个既清新又深邃的空间,让读者仿佛能够聆听到山间清泉的潺潺之声。"吟冷"和"入梦喧"则使得这幅画面更加生动,诗人的情感也随着自然景物的描写而升华。
“依稀小有洞,邂逅武陵源。”这一对句中,“依稀”一词,不仅形容了山水之间的朦胧美,也透露出了诗人对于这片山水的眷恋之情。而"武陵源"则是具体的地名,增加了一份地域文化的底蕴。
“月好频移座,风轻莫闭门。”夜幕降临,诗人邀月对坐,享受着大自然赋予的一切。这里,“月好”、“风轻”,都是对夜景之美的赞叹,而"频移座"与"莫闭门"则是对自由与开放心态的写照。
“流莺更多思,百啭待黄昏。”最后两句,以"流莺"比喻诗人的情感,如溪流般绵长而深远。"百啭"则意味着内心的丰富与多彩,而"待黄昏"则是对时间的一种期待和等待。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物的精细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以及对隐逸生活的无限向往。诗中语言简洁而意境悠长,是一篇典型的山水田园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