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山晋羊祜,好士汉何武
出处:《次韵叶观文再赋游灵源桃花二洞之作 其一》
宋 · 李弥逊
双旌耀林丘,小队喧笳鼓。
鞭鸾相招携,拂石共容与。
爱山晋羊祜,好士汉何武。
胸中补天石,笔下修月斧。
追游愧后乘,遇景诧先睹。
扪参或三叹,探穴聊一俯。
会意时目成,忘言但心许。
徐行讵敢留,有语不得吐。
真游未易再,外物何足数。
酒尽倘可继,君歌为君舞。
鞭鸾相招携,拂石共容与。
爱山晋羊祜,好士汉何武。
胸中补天石,笔下修月斧。
追游愧后乘,遇景诧先睹。
扪参或三叹,探穴聊一俯。
会意时目成,忘言但心许。
徐行讵敢留,有语不得吐。
真游未易再,外物何足数。
酒尽倘可继,君歌为君舞。
注释
双旌:两面旗帜。耀:闪耀。
林丘:树林和山丘。
喧笳鼓:喧闹的笳鼓声。
鞭鸾:用鞭子驱赶鸾鸟。
携:携手。
拂石:拂过石头。
容与:从容相处。
羊祜:西晋名臣。
好士:喜好人才。
何武:汉代贤臣。
补天石:象征志向高远。
修月斧:比喻才华出众。
愧后乘:遗憾未能早游。
诧先睹:对美景感到惊讶。
扪参:仰望参星。
探穴:探索洞穴。
目成:以眼神交流。
心许:心中默许。
徐行:缓步而行。
讵敢:岂敢。
吐:说出。
真游:真正的游历。
再:再次。
外物:世间的琐事。
足数:值得计算。
倘:如果。
继:继续。
君歌:你唱歌。
君舞:我跳舞。
翻译
双旌在林丘间闪烁,小队吹奏着笳鼓声喧闹。我们挥鞭驱赶鸾鸟,携手攀石,共享这美景。
像晋代的羊祜热爱山水,又如汉代何武礼贤下士。
胸中怀揣补天之志,笔下展现修月之才。
追忆过往,深感自己未能及早游览,遇见美景惊叹不已。
仰望星辰,不禁多次感叹,偶尔深入洞穴略作停留。
心意相通时,只需眼神交流,无需多言,只在心中默许。
行走缓慢,不敢贪恋,有些话难以启齿。
真正的游历难以重来,世间万物怎能一一计数。
若酒尽仍能续杯,愿你歌唱,我则随之起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山林间的友人聚会,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人文情怀的赞美。开篇"双旌耀林丘,小队喧笳鼓",既点出了环境,也渲染出一种欢快的气氛。紧接着"鞭鸾相招携,拂石共容与",则是描写友人们在山间游玩的情景,他们之间亲密无间,就像古代骑士手中的长鞭和随行的鸾鸟一样形影不离。
诗中"爱山晋羊祜,好士汉何武"一句,提到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对历史人物的崇敬,这些都是文人墨客常有的情怀。接下来的"胸中补天石,笔下修月斧"则是夸张地表达了诗人的才华和抱负,仿佛能够用文字来补天、砍月一样。
"追游愧后乘,遇景诧先睹"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探索与发现,不断追寻更为深远的地方。"扪参或三叹,探穴聊一俯"则是细腻地描绘出诗人在大自然中的探险情境。而"会意时目成,忘言但心许"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们之间的默契和理解。
然而,随着游玩的结束,诗人的内心也产生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徐行讵敢留,有语不得吐"表现出了不舍得离开这美好时光以及场景,但又有许多感慨难以言表。"真游未易再,外物何足数"则是对这次难忘经历的总结,以及对于未来是否还能重逢此刻的怀疑。
最后,诗人在"酒尽倘可继,君歌为君舞"中,用一种豪迈的情感来结束了这次聚会,无论是饮酒还是歌唱,都成为了他们友情的一种表达。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友谊深情的抒发,展现了一场充满文人情怀与激情的山间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