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霏微雨过不成泥,小步何妨曳杖藜全文

霏微雨过不成泥,小步何妨曳杖藜

出处:《雨过閒步
宋末元初 · 杨公远
霏微雨过不成泥,小步何妨曳杖藜
半露好山云断续,轻笼淡日树高低。
池塘有梦春生草,桃李无言下自蹊。
政此新晴犹未定,那堪又听竹鸡啼。

拼音版原文

fēiwēiguòchéngxiǎofángzhàng

bànhǎoshānyúnduànqīnglóngdànshùgāo

chítángyǒumèngchūnshēngcǎotáoyánxià

zhèngxīnqíngyóuwèidìngkānyòutīngzhú

注释

霏微:细小而微弱。
曳杖藜:拄着藜杖行走。
半露:隐约可见。
云断续:云雾时隐时现。
蹊:小路,路径。
那堪:怎能忍受。
竹鸡啼:竹鸡的叫声。

翻译

细雨过后路面并未湿滑,不妨慢慢拄着藜杖行走。
山色若隐若现,云雾时断时续,阳光轻柔地洒在高低错落的树梢上。
春天的池塘边,草木生长,梦境般美丽,桃花李花默默开放,自成路径。
刚刚经历一场新雨,天气还未完全放晴,更别提听到竹鸡的啼鸣声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闲适的春日雨后风景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细腻的观察,展现了雨后的清新与生机。

"霏微雨过不成泥,"一句表明细雨虽已过去,但未能形成泥泞,暗示着雨水的轻柔与土地的干燥。"小步何妨曳杖藜"则描绘诗人手持拐杖,小心翼翼地行走在可能还有湿润的小径上的景象,表现了诗人的闲适情怀。

接下来的两句"半露好山云断续,轻笼淡日树高低",通过对山色与日光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恬静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氛围。"池塘有梦春生草,桃李无言下自蹊"则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以及诗人对自然界中生命萌动的感受。

最后两句"政此新晴犹未定,那堪又听竹鸡啼"表达了一种等待与期待。虽然新晴还未完全稳定,但诗人已经能够听到竹林间鸡鸣的清音,预示着自然界即将展现出的生机勃勃。

整首诗通过对细雨后景色的描绘,以及对春天生机的赞美,展示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内心的宁静与喜悦。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