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关外逢秋月,天涯过晚潮全文

关外逢秋月,天涯过晚潮

唐 · 戴叔伦
九门思谏议,万里采风谣。
关外逢秋月,天涯过晚潮
雁来云杳杳,木落浦萧萧。
空怨他乡别,回舟暮寂寥。

拼音版原文

jiǔménjiànwàncǎifēngyáo
guānwàiféngqiūyuètiānguòwǎncháo

yànláiyúnyǎoyǎoluòxiāoxiāo
kōngyuànxiāngbiéhuízhōuliáo

注释

九门:指京城的九个城门,象征皇城。
思:思念,期待。
谏议:直言规劝。
万里:形容路途遥远。
采风谣:搜集民间歌曲和风俗。
关外:指长城之外,古代中国的边境地区。
秋月:秋季明亮的月亮。
天涯:极远的地方。
晚潮:傍晚的潮汐。
雁来:大雁南飞。
杳杳:形容云雾迷茫。
木落:树叶落下。
浦:水边,江岸。
萧萧:形容风吹落叶的声音。
怨:遗憾,思念。
他乡:异乡。
别:离别。
回舟:返回的船只。
暮:傍晚。
寂寥:寂静而孤独。

翻译

京城期待着直言进谏的声音,远行万里采集民间歌谣。
在关外遇到了秋天的明月,行至天边又经过了夜晚的潮汐。
大雁飞来,云雾缭绕,树木凋零,江边传来萧瑟之声。
只能空自怀念故乡离别之情,归舟归来,傍晚时分倍感寂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遥远的关外,面对秋月和晚潮,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政治时事的忧虑。诗人通过九门(指京城长安的九个城门)上的议论和万里之外的风声,表达了自己关心国事的心情。而“雁来云杳杳”则描绘了大雁归来的景象,增添了一种萧瑟的氛围。诗人在木叶纷飞的浦边,感受着离别的孤寂和空旷。

戴叔伦作为唐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这首诗正体现了他这种风格,同时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敏锐的政治洞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个人情感,关注国家大事的胸怀,这在唐代文人中颇为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