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似后儒穿凿说,占人字字总堪疑
出处:《答惠州曾使君韵二首 其二》
宋 · 刘克庄
先贤平易以观诗,不晓尖新与崛奇。
若似后儒穿凿说,占人字字总堪疑。
若似后儒穿凿说,占人字字总堪疑。
注释
先贤:古代有学问的人。平易:平实,不复杂。
尖新:新颖独特。
崛奇:奇特不寻常。
后儒:后来的读书人。
穿凿:过度解读,牵强附会。
占人:揣测,解释。
字字:每个字。
总堪疑:总是值得怀疑。
翻译
古代学者以平实的态度来欣赏诗歌,不懂得追求过于新奇和独特。如果像后来的读书人那样过度解读,每个字都可能让人产生怀疑。
鉴赏
这两句诗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刘克庄的作品,出自他的一首诗《答惠州曾使君韵二首(其二)》。从这两句诗中可以看出刘克庄对于文辞和学问的态度。他提倡的是一种平易近人的文学风格,而非尖新奇特之作。
“先贤平易以观诗,不晓尖新与崛奇。”这里的“先贤”指的是古代的贤者,他们的文学作品注重平实、自然,而不是追求形式上的创新或过分雕琢。刘克庄赞同这样的文学观念,认为好的诗文应该是通俗易懂,不必刻意求新。
“若似后儒穿凿说,占人字字总堪疑。”这句中,“后儒”可能指的是后世的儒生,他们往往在解释经典时过于拘泥、机械甚至是牵强附会。刘克庄批评这种做法,他认为如果文辞或解释过于穿凿附会,就会让人对每一个字都产生怀疑,这样的学问态度并不可取。
总体而言,刘克庄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他对于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的看法,即主张自然平实,不贪图新奇,也不赞成过度解读或牵强附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