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谁将恨寄,为说鬓成丝
宋 · 王洋
忆昨越溪曲,官梅正发时。
追随连日饮,酬唱几篇诗。
淡伫看人意,清香许自知。
凭谁将恨寄,为说鬓成丝。
追随连日饮,酬唱几篇诗。
淡伫看人意,清香许自知。
凭谁将恨寄,为说鬓成丝。
注释
忆昨:回忆起。越溪:古代地名,可能指浙江绍兴的越溪。
官梅:官家种植的梅花,可能指的是公共园林或官员庭院中的梅花。
正发时:正当盛开的时候。
追随:跟随。
连日:连续多日。
酬唱:互相作诗应答。
几篇诗:几首诗。
淡伫:静静站立,凝视。
看人意:观察别人的心意。
清香:梅花的香气。
许自知:只有自己能体会到。
凭谁:谁能。
恨:愁绪,哀怨。
寄:寄托。
鬓成丝:形容两鬓斑白,暗示年老。
翻译
回忆起昨天,我曾漫步在越溪边,那时梅花正盛开。连续多日饮酒作乐,我们吟诗唱和了许多篇章。
静静地欣赏着梅花,它的清雅只有自己能体会。
谁能帮我寄托这份愁绪,诉说我已两鬓斑白。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在越溪举行的赏梅花宴会,通过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自然美景的深切怀念。诗中“官梅正发时”一句,点明了时间是在梅花盛开之际,常用来象征高洁与纯净。
“追随连日饮,酬唱几篇诗”两句,则描写了宴会上的欢乐气氛,朋友们畅饮交谈,并且互相赋诗酬答,这些都是中国古代文人雅集的常见场景,展现了一种文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淡伫看人意,清香许自知”表达了在赏梅时对友情和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诗人通过观察他人的神态来体会他们的情感变化,而那清新的梅花芳香,则是无需言语,天然而然地被人们所理解和感受到。
“凭谁将恨寄,为说鬓成丝”则流露出一丝哀愁,诗人可能在这美丽的场景中,不禁思念远方的亲朋好友,或是因为时光易逝而产生了淡淡的忧伤。"鬓成丝"则是一个形象的比喻,用来表达头发渐渐变白,岁月匆匆。
整首诗通过对往事的追忆和现实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情怀,以及对人生易逝、友情珍贵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