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陟巘践跷踊,舍鞍升岧峣全文

陟巘践跷踊,舍鞍升岧峣

出处:《登楚山绝顶
宋 · 李廌
新雨路少人,公子有佳招。
下马语未竟,西城趋连镳。
初云眺江阁,忽欲登山椒。
陟巘践跷踊,舍鞍升岧峣
濈濈云屦湿,翩翩风袂飘。
广隰绿交映,芜城远无嚣。
带缭江路永,隙光溪影摇。
他山若聚米,乱垄疑翻潮。
岸巾叹鬓槁,抚髀怜肉消。
欲摅纡郁怀,自恨痀偻腰。
心知中峰近,意怯老步遥。
班荆坐危磴,植杖临高苗。
注目送三士,绿萝凌九霄。
风流暂云散,箕踞还独谣。
仰答顺风呼,俯听深涧樵。
山灵或耸诮,谷友如迁乔。
虽同仙凡隔,亦觉神爽超。
毋比抱肠鼠,已异枝巢鹩。
夕曛下归径,平林有鸣蜩。
回瞻已陈迹,青霭烟寥寥。

拼音版原文

xīnshǎoréngōngyǒujiāzhāo

xiàwèijìng西chéngliánbiāo

chūyúntiàojiāngdēngshānjiāo

zhìyǎnjiànqiāoyǒngshèānshēngtiáoyáo

yún湿shīpiānpiānfēngmèipiāo

广guǎng绿jiāoyìngchéngyuǎnáo

dàiliáojiāngyǒngguāngyǐngyáo

shānruòluànlǒngfāncháo

ànjīntànbìngǎoliánròuxiāo

shū怀huáihèngōuyāo

xīnzhīzhōngfēngjìnqièlǎoyáo

bānjīngzuòwēidèngzhízhànglíngāomiáo

zhùsòngsānshì绿luólíngjiǔxiāo

fēngliúzànyúnsànháiyáo

yíngshùnfēngtīngshēnjiànqiáo

shānlínghuòsǒngqiàoyǒuqiānqiáo

suītóngxiānfánjuéshénshuǎngchāo

bàochángshǔzhīcháoliáo

xūnxiàguījìngpínglínyǒumíngtiáo

huízhānchénqīngǎiyānliáoliáo

注释

新雨:刚下的雨。
公子:贵族青年。
招:邀请。
连镳:骑马并行。
登山椒:登山至高处。
巘:山峰。
跷踊:跳跃。
岧峣:高峻。
濈濈:云雾弥漫。
翩翩:轻盈飘动。
芜城:荒废的城市。
嚣:喧闹。
带缭:带状环绕。
隙光:透过缝隙的光线。
聚米:比喻远望如画。
翻潮:比喻乱石起伏像海浪。
班荆:在地上铺草而坐。
绿萝:一种蔓生植物。
箕踞:伸开两腿坐,像簸箕一样。
神爽超:精神爽朗超脱。
抱肠鼠:比喻内心忧虑的人。
鸣蜩:蝉鸣。
青霭:青色的雾气。
寥寥:寂静空旷。

翻译

雨后道路稀疏行人少,公子邀请真美妙。
刚下马话未说完,便向西城疾驰而去,同行者络绎不绝。
初时望见江边楼阁,忽然兴起登山的愿望。
攀登山巅,跃过崎岖,放下马鞍,直上峻岭。
云雾缭绕鞋袜沾湿,衣袖随风轻轻飘动。
广袤原野绿意交相辉映,远处荒城静寂无声。
江边小道漫长,阳光透过缝隙在溪水上映照摇曳。
远方的山峦像聚米成画,乱石堆叠如海浪翻腾。
倚着岸边感叹两鬓斑白,抚摸大腿怜惜肌肉消瘦。
想要倾诉内心郁结,只恨自己老迈无力。
深知中峰就在眼前,却畏惧老迈脚步缓慢。
坐在险峻台阶上,手拄杖子,凝视高高的稻田。
专注目送三位士人离去,绿萝攀缘直入九天。
短暂的风流云散,我独自坐着吟唱。
仰头回应顺风呼唤,低头聆听深涧樵夫砍柴声。
山灵或许会嘲笑,山谷朋友似搬家的鸟儿。
虽然仙凡有别,但感觉精神清爽超脱。
莫与腹中忧虑的小鼠相比,已不同于栖息树梢的鸟儿。
夕阳西下归途,树林间蝉鸣声声。
回首过往,一切已成旧迹,唯有青霭笼罩,空旷寂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公子在新雨过后,路上行人稀少的景象,他有着优雅的邀请。诗中的意境开阔,笔触生动,充分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深切感悟和艺术造诣。

首先,“新雨路少人”设定了一幅湿润清新的画面,细雨洗净了尘世的喧嚣,留下了宁静而空旷的街道。接着,“公子有佳招”透露出一种高贵与雅致,公子的邀请不仅是对外在环境的欣赏,也可能暗示了一种超脱凡俗的追求。

“下马语未竟,西城趋连镳”中,作者以快速的节奏描绘了公子急切而又从容的步伐,他似乎有着紧迫但不失风度的使命或约会。这里的“西城”可能是指楚山脚下的某个城镇,而“连镳”则是形容山路蜿蜒。

“初云眺江阁,忽欲登山椒”一句,则描绘了公子在云雾缭绕的江阁前突然生出登山探险之心。这里的“山椒”可能是指某种生长于山间的香草或药材,也许象征着一种精神追求。

接下来的“陟巘践跷踊,舍鞍升岧峣”描绘了公子在崎岖不平的地形上跋涉,放弃坐骑而选择徒步攀登的画面。这里的动作生动,展示了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

“濈濈云屦湿,翩翩风袂飘”则描绘了公子在山间行走时所感受到的湿润与凉爽,以及他衣袂随风飘扬的景象。这里的笔触轻柔,捕捉了自然界中细微的情趣。

“广隰绿交映,芜城远无嚣”则是对一片开阔而又幽深的山谷风光的描绘,其中“广隰”可能指的是宽广的谷地,“芜城”则可能是某个荒废的小镇。这里的意境宁静而又带有淡淡的哀愁。

“带缭江路永,隙光溪影摇”则描绘了公子在江边小道上漫步时所见到的景色,其中“带缭”形容长江的曲折,“隙光”则是指那些透过树林缝隙洒落的阳光。

“他山若聚米,乱垄疑翻潮”中,作者以一种富有诗意的比喻来描述远处的山峦如同堆积的谷物,而近处的小丘则像是翻滚的波涛。这两句极力渲染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变幻。

“岸巾叹鬓槁,抚髀怜肉消”则表达了一种对自然山水之美的无限赞叹和怜悯。这里的“岸巾”可能是指江岸边的野草,“叹鬓槁”则形容公子在大自然面前不禁感慨,抚摸着自己的头发,而“抚髀怜肉消”则是对身体在山间劳累后的自我安慰。

“欲摅纡郁怀,自恨痀偻腰”中,“摅纡郁怀”可能指的是公子内心深处的忧虑与不满,而“自恨痀偻腰”则是对自己体力不支、行动受限的自我责备。

“心知中峰近,意怯老步遥”一句,则表达了公子虽然明白山顶的距离已经不远,但内心却感到一种对于年龄增长而行走艰难的恐惧。这里的“中峰”可能是指楚山的一个较高的峰峦。

“班荆坐危磴,植杖临高苗”则描绘了公子在险峻的石头上坐下,并将手杖插入高处的稻田边。这里的画面生动,展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悠然自得。

“注目送三士,绿萝凌九霄”则是对公子望向远方,目送某些人或事物的一种描绘,其中“三士”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些贤人,“绿萝”则形容山间的青翠树木,而“九霄”则是对天空中云层的美称。

“风流暂云散,箕踞还独谣”一句,则描绘了公子在风景如画却又瞬息万变的情况下选择了一种静坐独处的状态。这里的“箕踞”是指一种古代的坐姿。

“仰答顺风呼,俯听深涧樵”则表达了公子抬头回答着风声,同时低头倾听着山谷间溪水的声音。这两句充满了一种与自然对话的诗意。

“山灵或耸诮,谷友如迁乔”中,“山灵”可能指的是山神,而“谷友”则是指山谷中的某些人或生物。这里表达了一种虽然自己与神仙凡人相隔,但依然能感受到自然间的和谐与友好。

“虽同仙凡隔,亦觉神爽超”一句,则总结了公子在大自然中所体验到的精神愉悦。尽管他与仙界相隔,但他的心灵却得到了超脱尘世的满足。

最后,“毋比抱肠鼠,已异枝巢鹩”则以一种生动的比喻来表达公子对自己现状的一种感慨。他不愿像普通的老鼠那样只知躲藏,而是希望能在更高远的地方建立自己的巢穴,就如同那自由自在飞翔的鹩。

“夕曛下归径,平林有鸣蜩”则描绘了公子在傍晚时分返回山下的景象,其中“归径”是指回程之路,“平林”则可能是指一片开阔的森林,而“鸣蜩”则形容其中传来的虫鸣声。

“回瞻已陈迹,青霭烟寥寥”最后,则表达了公子在返回时对沿途所留下的足迹进行回望,同时感受到了那淡淡的山间清气和烟雾。这里的意境宁静而又带有一丝离别之情。

这首诗以其丰富的想象、生动的画面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深切体验与无限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