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虽已劣乾淳,尚可云小康全文

虽已劣乾淳,尚可云小康

宋末元初 · 方回
忆我弱甫冠,束书如钱塘。
中兴百廿载,行都滋浩穰。
虽已劣乾淳,尚可云小康
巴蜀骇破碎,淮襄传扰攘。
腹心辇毂地,按堵如故常。
于时数万士,云集升上庠。
草茅起穷谷,拭目观国光。
出门不识路,天街何其长。
侠士剧燕赵,佳人□姬姜。
五鼓夜灯烛,万楼春丝簧。
吴米白如雪,奚啻千斯仓。
缥缈湖山间,画船娇红妆。
六桥杨柳岸,荷花云水乡。
四时无不宜,莫若僧夏凉。
小儒苦乏赀,冷眼看豪强。
托迹朝士馆,窃睨鹓鹭行。
台评或非是,庙论有不臧。
相与读邸报,愤闷填中肠。
侥倖江汉静,奸凶殛炎荒。
礼闱采刍言,始得伸名场。
岂谓边功相,曾不监彼狂。
骄淫无比伦,虐毒尤披猖。
未闻古天子,买田自置庄。
群小附鬼蜮,国脉内已戕。
虱臣颇有胆,四被言者章。
最后得拜疏,逋诛逃维扬。
万古木绵庵,不愧赵韩王。
草茂复古殿,雨淋集贤堂。
青史孰可□,念此心神伤。
焉得陆士衡,复与作辨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宋代中兴时期繁华景象的回忆,以及对后来国家衰败的感慨。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多个侧面,包括政治、文化、经济、社会生活等。

开篇“忆我弱甫冠,束书如钱塘”,以个人成长的视角,将读者带入到那个充满知识与文化的年代。接着,“中兴百廿载,行都滋浩穰”描绘了宋代中兴时期的繁荣景象,都城人口众多,文化氛围浓厚。

“虽已劣乾淳,尚可云小康”则对比了中兴与乾淳时期的状况,虽不如乾淳盛世,但仍保持了一定的繁荣。接下来的几句“巴蜀骇破碎,淮襄传扰攘”则转折至战乱时期,描述了战争给巴蜀和淮襄地区带来的破坏。

“腹心辇毂地,按堵如故常”强调了首都作为国家心脏的重要性,即使在战乱中,首都依然保持稳定。接着,“于时数万士,云集升上庠”描绘了人才汇聚的情景,众多学子聚集在太学学习。

“草茅起穷谷,拭目观国光”表现了民间人士通过努力,得以目睹国家的辉煌。而“出门不识路,天街何其长”则反映了城市规模的扩大,道路之长让人难以辨认。

“侠士剧燕赵,佳人□姬姜”描绘了侠客与美女的形象,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多元文化。接下来的几句“五鼓夜灯烛,万楼春丝簧”、“吴米白如雪,奚啻千斯仓”、“缥缈湖山间,画船娇红妆”、“六桥杨柳岸,荷花云水乡”则分别从夜晚的生活场景、粮食丰饶、自然美景等方面展现了宋代的繁荣景象。

“四时无不宜,莫若僧夏凉”表达了四季皆宜的美好,特别是夏季寺庙的清凉。然而,诗人的视线并未停留在表面的繁华上,而是转向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小儒苦乏赀,冷眼看豪强”揭示了贫富差距的问题,小儒因财力不足,只能冷眼旁观权贵的奢华。接着,“托迹朝士馆,窃睨鹓鹭行”描绘了小儒试图接近权力中心,但又感到无力改变现状。

“台评或非是,庙论有不臧”反映了政治决策的复杂性,小儒对政策的评价褒贬不一。面对国家的衰败,小儒内心充满了愤怒与无奈,“相与读邸报,愤闷填中肠”。

“侥倖江汉静,奸凶殛炎荒”表达了对暂时平静局面的庆幸,同时也对奸邪之人的惩罚表示期待。然而,“礼闱采刍言,始得伸名场”揭示了政治斗争的残酷,小儒通过参与科举考试,才得以展现自己的才能。

“岂谓边功相,曾不监彼狂”表达了对边疆防御的担忧,认为不应忽视边境的安全问题。然而,“骄淫无比伦,虐毒尤披猖”揭露了统治者的腐败与暴政。

“未闻古天子,买田自置庄”讽刺了古代帝王的奢侈行为,而“群小附鬼蜮,国脉内已戕”则指出了小人对国家的损害。面对这种情况,诗人方回表达了对忠臣的敬仰,“虱臣颇有胆,四被言者章”。

最终,“最后得拜疏,逋诛逃维扬”描述了忠臣通过上疏谏言,成功阻止了祸害的蔓延。诗人感慨于历史的变迁,“万古木绵庵,不愧赵韩王”表达了对方回、赵普等忠臣的敬仰之情。

“草茂复古殿,雨淋集贤堂”描绘了历史遗迹的景象,而“青史孰可□,念此心神伤”则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最后,“焉得陆士衡,复与作辨亡”表达了希望有像陆机这样的文人,能够为历史留下更多有价值的记载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