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者己巳夏,颇为旱乾棘
出处:《四月七日雨中同文浮山坐作》
明 · 康海
初夏草木长,鸣雨更相逼。
来牟生意佳,枝旟望如织。
阳日不下临,此物终且蚀。
往者己巳夏,颇为旱乾棘。
徂春苦无雨,两麦俱丰息。
因怀老农语,往往未差忒。
穷居繁口食,所恃耕耨力。
明日更如此,与君甚胸臆。
来牟生意佳,枝旟望如织。
阳日不下临,此物终且蚀。
往者己巳夏,颇为旱乾棘。
徂春苦无雨,两麦俱丰息。
因怀老农语,往往未差忒。
穷居繁口食,所恃耕耨力。
明日更如此,与君甚胸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草木生长茂盛,雨水频繁,阳光虽高但对作物的影响有限的景象。诗人通过描述自然界的循环变化,反映了对农业生产的深切关注和对老农经验的尊重。
首句“初夏草木长,鸣雨更相逼”描绘了初夏时节,草木蓬勃生长,雨水连绵不断的情景。接着,“来牟生意佳,枝旟望如织”进一步强调了雨水对农作物生长的积极作用,预示着丰收的希望。
“阳日不下临,此物终且蚀”则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暗示了事物的周期性和变化性。接下来,“往者己巳夏,颇为旱乾棘。徂春苦无雨,两麦俱丰息”回顾了过去一年的干旱情况,强调了雨水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最后,“因怀老农语,往往未差忒。穷居繁口食,所恃耕耨力。明日更如此,与君甚胸臆”表达了对老农智慧的敬仰,以及在面对农业生产和生活需求时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与朋友的交流,表达了对未来天气的期待和对农业前景的担忧,体现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农业生产和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忧虑和对老农智慧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