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睹光仪,斋明炷炉薰
出处:《和邢惇夫秋怀十首 其二》
宋 · 黄庭坚
曩时高唐客,暮雨朝行云。
阴居怀天匹,楚观梦纷纭。
我欲睹光仪,斋明炷炉薰。
天高万物肃,谁为帝子魂。
阴居怀天匹,楚观梦纷纭。
我欲睹光仪,斋明炷炉薰。
天高万物肃,谁为帝子魂。
翻译
从前有个在高唐的客人,早晚都沐浴在雨和云中。他深居简出,心中思念着天上的伴侣,做着楚国风光的梦,梦境纷繁。
我渴望见到那神圣的景象,斋戒洁净,点燃香炉,熏香缭绕。
天空高远,万物宁静,谁能成为那帝王之子的灵魂呢?
注释
曩时:从前。高唐客:在高唐的客人。
暮雨:傍晚的雨。
朝行云:早晨的云。
阴居:深居简出。
天匹:天上的伴侣。
楚观:楚国的风光。
梦纷纭:梦境纷繁。
光仪:神圣的景象。
斋明:斋戒洁净。
炷炉薰:点燃香炉,熏香。
天高万物肃:天空高远,万物宁静。
帝子魂:帝王之子的灵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和邢惇夫秋怀十首(其二)》中的片段。诗人以高唐客自比,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曩时高唐客,暮雨朝行云"描绘了过去的游子生活,如同在风雨中漂泊不定。"阴居怀天匹,楚观梦纷纭"则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纠葛和梦境中的迷茫。
"我欲睹光仪,斋明炷炉薰"表达了诗人渴望见到某种光明或启示的愿望,通过斋戒和熏香来净化心灵,寻求答案。"天高万物肃"描绘出秋天的景象,万物凋零,显得庄严肃穆。最后,诗人以疑问"谁为帝子魂"收尾,寓意自己是否能如传说中的帝子般拥有超凡的灵魂,或是对身份认同的追寻。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意象丰富和哲理思考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