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宗吾外家,俊彦森玉立
出处:《送夷行伴读赴西川》
明 · 杨士奇
陈宗吾外家,俊彦森玉立。
永别昆山丞,梦寐恒在目。
令子敦厚资,诗书克嗣续。
温温秉谦恭,超超出尘俗。
暌违十七年,驱驰怜仆仆。
远邑分教席,亲藩陪讲读。
所乐事贤王,何尝厌微禄。
兹来忻慰藉,言别复匆促。
对酒念离合,后期安可卜。
于时积雨霁,仓庚鸣灌木。
西瞻万里桥,戚戚冲炎燠。
善保千金躯,用副意所属。
永别昆山丞,梦寐恒在目。
令子敦厚资,诗书克嗣续。
温温秉谦恭,超超出尘俗。
暌违十七年,驱驰怜仆仆。
远邑分教席,亲藩陪讲读。
所乐事贤王,何尝厌微禄。
兹来忻慰藉,言别复匆促。
对酒念离合,后期安可卜。
于时积雨霁,仓庚鸣灌木。
西瞻万里桥,戚戚冲炎燠。
善保千金躯,用副意所属。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杨士奇所作的《送夷行伴读赴西川》。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即将前往西川的夷行伴读的深厚情感与不舍之情。
首先,诗人以“陈宗吾外家,俊彦森玉立”开篇,赞美夷行伴读家族的优秀人才如同玉立一般,暗示其家族背景之显赫,以及个人才华之出众。接着,“永别昆山丞,梦寐恒在目”表达了对夷行伴读即将离开的不舍,仿佛他离去的身影始终在诗人的梦中浮现。
“令子敦厚资,诗书克嗣续”赞扬夷行伴读不仅品德高尚,而且能继承家族的诗书传统,继续发扬光大。接下来,“温温秉谦恭,超超出尘俗”进一步描绘了夷行伴读谦逊而高洁的品质,超脱世俗,令人敬仰。
“暌违十七年,驱驰怜仆仆”表明两人已有多年未见,此次重逢后又将分别,表达了深深的遗憾和不舍。“远邑分教席,亲藩陪讲读”描述了夷行伴读即将前往西川,担任教育职务,陪伴藩王学习的情景。
“所乐事贤王,何尝厌微禄”赞扬夷行伴读虽身处高位,却并不贪恋权位,而是乐于为贤王服务,体现了他的高尚情操。“兹来忻慰藉,言别复匆促”表达了诗人对夷行伴读此次来访的喜悦,以及对即将分别的无奈。
“对酒念离合,后期安可卜”表达了诗人与夷行伴读饮酒话别的场景,以及对未来的相聚充满期待却又难以预料的心情。“于时积雨霁,仓庚鸣灌木”描绘了送别时的自然景象,积雨已停,黄莺在灌木丛中鸣叫,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伤感的氛围。
最后,“西瞻万里桥,戚戚冲炎燠”描述了诗人目送夷行伴读远去的场景,心中充满了离愁别绪。“善保千金躯,用副意所属”则是诗人对夷行伴读的祝福,希望他能够保重身体,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对夷行伴读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