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忆子牙清渭上,钓竿投处有芳邻
出处:《和太白山人韵三首》
明 · 杨爵
时来门外坐春曛,世事纷游满眼频。
进退忧思今最切,江湖廊庙更何人。
循环泰运期三代,展转凶危此一身。
却忆子牙清渭上,钓竿投处有芳邻。
进退忧思今最切,江湖廊庙更何人。
循环泰运期三代,展转凶危此一身。
却忆子牙清渭上,钓竿投处有芳邻。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交织的深沉思考。首句“时来门外坐春曛”描绘了诗人闲适地坐在门外,享受着春日的温暖阳光,似乎在暗示他内心深处对于平静生活的向往。然而,“世事纷游满眼频”一句立刻将这种宁静打破,揭示出世间的复杂与多变,让诗人不禁频频回顾。
“进退忧思今最切”表明诗人当前正面临着抉择与困境,内心的忧虑与挣扎达到顶点。紧接着,“江湖廊庙更何人”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矛盾感,江湖与朝廷作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存环境,诗人似乎在思考,究竟何处才是他真正的归宿,或是他是否能找到一个既能在江湖中自由自在,又能在朝廷中有所作为的平衡点。
“循环泰运期三代,展转凶危此一身”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周期性变化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自己命运的反思。他期待着能够经历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但同时也意识到自己可能将在动荡与危险中度过一生。这种对比,既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乐观期待,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的清醒认识。
最后,“却忆子牙清渭上,钓竿投处有芳邻”以姜太公垂钓渭水的典故作结,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状态的向往。姜太公最终被周文王赏识,得以施展抱负,成为一代名相。诗人通过这个故事,寄托了自己的理想与希望,即在动荡的世事中,也能找到自己的知音与机遇,实现个人的价值与抱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理想状态的追求,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与挣扎,也有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