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遥看来北阙,馀光分照借东邻
出处:《答汪桂山明府和古樵寄作仍依韵续成六首》
清 · 金朝觐
云影萍踪共此身,怜才太守重诗人。
名山采取无凡卉,大壑飞腾有巨鳞。
春色遥看来北阙,馀光分照借东邻。
知君近日烹新茗,且搁残杯待远宾。
名山采取无凡卉,大壑飞腾有巨鳞。
春色遥看来北阙,馀光分照借东邻。
知君近日烹新茗,且搁残杯待远宾。
鉴赏
这首诗以“答”字开头,表明是回应他人之作,汪桂山明府的和诗激发了金朝觐的创作灵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云影”、“萍踪”、“名山”、“大壑”、“春色”、“北阙”、“东邻”等,构建了一个广阔而深邃的自然与人文景观。
首句“云影萍踪共此身”,将人比作漂浮在水面上的萍藻,随波逐流,又似天上的云影,自由自在,形象地表达了人生的飘忽不定。接着,“怜才太守重诗人”,赞扬了汪桂山明府对才华的珍视和对诗人的尊重,体现了对文人雅士的敬仰之情。
“名山采取无凡卉,大壑飞腾有巨鳞”,这两句通过对比名山与大壑中的景象,暗示了高洁与壮阔的品质,同时也暗含着对诗人才华的赞美,认为他们的作品如同名山之花、大壑之鱼,非同凡响。
“春色遥看来北阙,馀光分照借东邻”,描绘了一幅春日美景图,春色从远方的皇宫(北阙)延伸开来,余晖则照亮了邻近的地方,象征着才华与美好的事物能够跨越时空,影响四方。
最后,“知君近日烹新茗,且搁残杯待远宾”,表达了诗人对汪桂山明府的热情款待,期待与他共享茶香,迎接远方的宾客,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也蕴含了对友情、才华以及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