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庐空人去烟濛濛,白鹤呼云满碧空全文

庐空人去烟濛濛,白鹤呼云满碧空

出处:《题丹枢先生草庵
宋 · 白玉蟾
数朵奇峰如削玉,一溪秋水生寒绿。
幸有白云深处茅,更兼明月坛前竹。
诛茅伐竹结蘧庐,现成山水可樵渔。
随缘随分山中住,收拾摩尼如意珠。
草庐道人贫彻骨,一庐潇洒空无物。
身中有宝不求人,价大难酬不拈出。
朝朝暮暮了身心,山自开花鸟自吟。
未见桑田成海水,夕阳几度锁平林。
住此草庐无别术,终日凝神惟兀兀。
不是十洲三岛仙,亦非阆苑蓬莱客。
是个逍遥无事人,庐中涵蓄一壶春。
窗前明月千年影,枕上清风万劫声。
庐内主人那个是,古今占断清闲地。
忽然洗面摸得鼻,不饮不食亦不寐。
庐空人去烟濛濛,白鹤呼云满碧空
一瞻元始天尊面,处处为庐处处同。
有个草庐小复小,此是虚空那一窍。
顶头不挂一茎茅,万象森罗为拱斗。
劫火洞然毫末尽,此庐不坏人如旧。

拼音版原文

shùduǒfēngxiāoqiūshuǐshēnghán绿

xìngyǒubáiyúnshēnchùmáogèngjiānmíngyuètánqiánzhú

zhūmáozhújiéxiànchéngshānshuǐqiáo

suíyuánsuífēnshānzhōngzhùshōushízhū

cǎodàorénpínchèxiāokōng

shēnzhōngyǒubǎoqiúrénjiànánchóuniānchū

cháocháoleshēnxīnshānkāihuāniǎoyín

wèijiànsāngtiánchénghǎishuǐyángsuǒpínglín

zhùcǎobiéshùzhōngníngshénwéi

shìshízhōusāndǎoxiān
fēilángyuànpénglái

shìxiāoyáoshìrénzhōnghánchūn

chuāngqiánmíngyuèqiānniányǐngzhěnshàngqīngfēngwànjiéshēng

nèizhǔrénshìjīnzhànduànqīngxián

ránmiànyǐnshímèi

kōngrényānméngméngbáiyúnmǎnkōng

zhānyuánshǐtiānzūnmiànchùchùwèichùchùtóng

yǒucǎoxiǎoshìkōngqiào

dǐngtóuguàjīngmáowànxiàngsēnluówèigǒngdòu

jiéhuǒdòngránháojìnhuàirénjiù

鉴赏

诗中描绘了一位隐逸者在山中草庐的生活景象。开篇“数朵奇峰如削玉,一溪秋水生寒绿”即勾勒出一幅清幽的山水画卷,奇峰、秋水皆展示了自然之美。此处“幸有白云深处茅,更兼明月坛前竹”则透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满足。草庐不仅是居所,也是心灵的栖息之地。

“诛茅伐竹结蘧庐,现成山水可樵渔”显示了诗人在自然中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而“随缘随分山中住,收拾摩尼如意珠”则表达了一种超脱物外、随遇而安的心境。这里的“摩尼如意珠”象征着心灵的宝贵与满足。

接着,“草庐道人贫彻骨,一庐潇洒空无物”描述了隐逸者的清贫生活,但这种清贫并未削弱他们内心的丰富。“身中有宝不求人,价大难酬不拈出”进一步强调了内在的满足和自足。

“朝朝暮暮了身心,山自开花鸟自吟”则是对自然之美与生命之美的一种颂扬。这里,“未见桑田成海水,夕阳几度锁平林”表现出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观察和感悟。

“住此草庐无别术,终日凝神惟兀兀”描绘了隐逸者沉浸于内心世界的状态,他们不追求外在的技艺,只是在精神上与自然合一。而“不是十洲三岛仙,亦非阆苑蓬莱客”则明确表达了诗人并无成仙之想,只是享受着山中的自在生活。

接下来的“是个逍遥无事人,庐中涵蓄一壶春”更深化了这种无为而治的生存态度。一壶春意指的是诗人在草庐中感受和储存着四季之美,尤其是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窗前明月千年影,枕上清风万劫声”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这里,“庐内主人那个是,古今占断清闲地”强调了草庐主人的生活状态,是超越时空、独立于世俗之外的一种清净。

“忽然洗面摸得鼻,不饮不食亦不寐”表达了一种出世的超然态度,而“庐空人去烟濛濛,白鹤呼云满碧空”则描绘了草庐主人离开后的景象。

紧接着,“一瞻元始天尊面,处处为庐处处同”表达了一种对宇宙本源的追寻和敬仰。而“有个草庵小复小,此是虚空那一窍”则继续强调了诗人对于自然与心灵世界的探索。

最后,“顶头不挂一茎茅,万象森罗为拱斗”展示了一种超然物外、自在飞翔的心境。结尾的“劫火洞然毫末尽,此庐不坏人如旧”则是对这种生活状态的一种总结和肯定,即使经历了世间的沧桑变迁,这种隐逸的精神世界依然坚守着原始的纯净。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草庐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俗、与自然合一的生存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