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可堪亲老须三釜,又著儒冠忍一羞全文

可堪亲老须三釜,又著儒冠忍一羞

出处:《送赵教授
宋 · 陈师道
束发相看到白头,了知公鬓不胜忧。
可堪亲老须三釜,又著儒冠忍一羞
平世功名须晚节,向来旬月取封侯。
北州豪杰知谁健,乞我黄淤十里秋。

拼音版原文

shùxiāngkàndàobáitóulezhīgōngbìnshèngyōu

kānqīnlǎosānyòuzhùguānrěnxiū

píngshìgōngmíngwǎnjiéxiàngláixúnyuèfēnghóu

běizhōuháojiézhīshuíjiànhuángshíqiū

注释

束发:指青少年时期。
白头:指老年。
公鬓:指对方的头发,这里代指对方。
三釜:形容生活所需丰厚,釜为古代炊具。
儒冠:读书人的帽子,象征儒雅和身份。
晚节:指晚年的行为和成就。
旬月:十天或一个月。
封侯:古代封赏功臣,授予侯爵。
北州:泛指北方地区。
黄淤:黄色的沙土,可能暗指战场或荒凉之地。
秋:寓意丰收和结束,也可能暗示凄凉。

翻译

从年轻时相识直到白头,深知您的忧虑难以承受。
眼看亲人年迈需要丰厚的供养,您又戴着儒冠忍受着羞辱。
在太平盛世,功名应看晚年成就,过去的几个月却急于求封赏。
北方的英雄豪杰,如今还有谁能健在?只愿秋天能与他们在黄沙淤地共度时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为赵教授所作的送别诗。诗中表达了对赵教授从年轻到老去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其在老年仍需为生活奔波的同情和理解。"束发相看到白头"描绘了两人长久的友情,"公鬓不胜忧"则暗示了赵教授生活的艰辛。"亲老须三釜"进一步强调家庭负担之重,"儒冠忍一羞"则表达了赵教授身为读书人却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无奈。

诗中提到"平世功名须晚节",鼓励赵教授在晚年仍要保持高尚的节操,"向来旬月取封侯"则以封侯的功名激励他坚持下去。然而,诗人也透露出对赵教授未来命运的关切,"北州豪杰知谁健"暗示了时局动荡,不知谁能保全,最后以"乞我黄淤十里秋"寄寓对赵教授平安归来的期盼,希望他在秋天的黄淤之地能有一个宁静的晚年。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情感深沉、富有哲理的送别诗,既表达了对友人的关怀,也寓含了对人生和社会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