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道东山寻汞易,岂知西海觅铅难
出处:《七言 其三十五》
唐 · 吕岩
金丹不是小金丹,阴鼎阳炉里面安。
尽道东山寻汞易,岂知西海觅铅难。
玄珠窟里行非远,赤水滩头去便端。
认得灵竿真的路,何劳礼月步星坛。
尽道东山寻汞易,岂知西海觅铅难。
玄珠窟里行非远,赤水滩头去便端。
认得灵竿真的路,何劳礼月步星坛。
翻译
这不是寻常的小金丹,而是藏在阴鼎阳炉之内。大家都说在东山寻找汞元素容易,却不知在西海寻找铅矿实属艰难。
在那神秘的玄珠洞穴中并不遥远,只需前往赤水滩头就能找到正确的方向。
只要真正认识了指引灵竿的道路,就不必再费力于繁琐的星坛礼拜仪式。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吕岩的作品,体现了道家炼丹修仙的思想和象征。诗中“金丹”指的是道教中的仙丹,即修炼成就之物,而不是世间的黄金。"阴鼎阳炉"则是炼丹的器具,寓意修行须在内心深处进行。
"尽道东山寻汞易"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方术中的取材容易的看法,而"岂知西海觅铅难"则强调寻找真正的仙丹之物,其实困难重重,象征修行之路崎岖。
"玄珠窟里行非远"暗示道家修炼需入静思,至虚空之境;"赤水滩头去便端"则是指在精神上达到纯净无邪的状态,方可获得真知。
"认得灵竿真的路"表明诗人已经领悟到修行的真正道路,而"何劳礼月步星坛"则是说既然已经明白了真理,就不需要再进行那些复杂的仪式和外在的修炼行为,反映出诗人对内在修养的重视。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方术与道家修炼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精神境界和真理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