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匡庐便是逃名地,司马仍为送老官全文

匡庐便是逃名地,司马仍为送老官

出处:《重题 其三
唐 · 白居易
日高睡足犹慵起,小阁重衾不怕寒。
遗爱寺钟欹枕听,香炉峰雪拨帘看。
匡庐便是逃名地,司马仍为送老官
心泰身宁是归处,故乡何独在长安。

注释

日高:太阳升高,指早晨时间已晚。
慵起:懒得起身,形容困倦不愿起床。
小阁:小型的阁楼,此处指诗人居住的地方。
重衾:多层被子,表示温暖。
遗爱寺:唐代的寺庙,此处代指宁静的环境。
欹枕:斜倚着枕头,形容闲适的状态。
香炉峰:庐山的一座山峰,以云雾缭绕著名。
拨帘:掀起窗帘,动作中带有欣赏的意味。
匡庐:即庐山,古代文人常以此地为隐居之所。
逃名地:逃避世俗名利的地方。
司马:古代官职名,此处指白居易自己。
送老官:养老的官职,暗示诗人年事已高。
心泰身宁:心境平和,身体安宁。
何独:为什么只能。
长安:唐朝首都,此处借指朝廷或权力中心。

翻译

太阳高照,睡足了还不愿起床,小小的阁楼里多层被子也不怕寒冷。
悠闲地倚着枕头倾听遗爱寺的钟声,掀开窗帘欣赏香炉峰的雪景。
匡庐山本就是避世隐居之地,而我仍担任司马官职,算是度过晚年的地方。
心境平和身体安宁就是归宿,何必故乡只在长安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生活状态和心态。开篇“日高睡足犹慵起,小阁重衾不怕寒”表明诗人已经达到了对物欲淡泊,能够在安静的环境中享受清贫自在的生活,不为寒冷所扰。

接下来的“遗爱寺钟欹枕听,香炉峰雪拨帘看”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景。诗人倾听着远处寺庙的钟声,与大自然合为一体,即使是在严寒的季节,也能从中感受到一种宁静和美好。

“匡庐便是逃名地,司马仍为送老官”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漠,他选择了一个偏远的地方来逃避世俗的纷扰,而司马则依然在执行他的职责,为的是送他走到生命的终点。这里,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

最后,“心泰身宁是归处,故乡何独在长安”表明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身体的舒适,是他精神上的归宿。故乡不仅仅是指具体的地理位置,而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在这里,即使身在远方,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和平静的生活态度。